信息化 频道

自毁职场前程的负面心态[二]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环境变化下所产生的心理异变,如何快速的让自己适应这种急剧变化,让自己融入新的社会团队中呢?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种转变,那么我们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一招。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转变,在心理上先有个基本准备。当然,很多学生是有准备的,比如说,很多学生都会说,我会好好干的,不怕吃苦,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这个说的是没错,但如果你没有机会吃苦,你又该如何呢?

    明基每年招聘n多的学生,但过了一年后,能够留下来继续工作的学生,连一成都不到。你觉得是公司有问题嘛?不是,每个公司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既然公司这里已经定格下来,做为一个跨国性的大公司,你实在没有理由去挑剔明基公司的问题。而实际上,更多的问题是出在学生自己身上。

   大公司招聘学生时,为了公司的发展需要,对新学生是有一个连续的培养过程的,而且是层层刷选。在这层层刷选的过程中,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你大学看好的优等生,而是一些能够沉得住气的中等偏上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培养一个干部的时间太长了,一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学生,实在忍受不了那种不受重视,在基层苦苦挣扎的感觉,于是往往做了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就逃之夭夭了。

   公司为什么要选择有恒心有毅力的员工呢?很简单,公司的工作实际上是枯燥乏味的,没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足够的毅力,任何管理岗位,都是不合适的。同时,如果你所服务的期间段不够长,对公司的情况了解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很多学生走的时候都说,我对这个公司太了解了,你是真的了解了嘛?其实并不是。如何使用学生,在学生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工作能力,以及对公司的足够的诚意以前,公司方面不重用学生是正常的。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岗位后,对一层不变的工作,工作几个月后,实在缺乏了足够的耐心。尤其是看到别的学生接二连三的离开,自己原来的信心开始崩溃,于是,中国的跟风行为再次上演。但你在跟风以前,是否想过,假如你没有跟风,选择留下来,成为那十分之一,你将会得到什么?假如你离开重新开始,你将会得到什么呢?很显然,很多学生在选择离开时,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

    对于一层不变的工作,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如何让自己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呢?你得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目标,不管你做什么工作,私下里,你要根据你的工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缺陷,赶紧补充自己,给自己充电。当然,千万不要为了学习而忽视工作。有不少工作5年以后的朋友问我职业问题时,我就发现了这点。当他们为自己在几年所获得的本本而自豪的时候,他们却万万没有料到,正是这些引以自豪的本本,挡住了他们成长的道路,因为他们所花费的精力比工作还要大,很难想象他在工作方面能够获得的成就了。

    到底做多久才合适呢?这个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以及公司的发展速度以及其他各方面原因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简单的衡量团队是:如果你在大公司的一个岗位上工作3年,还没有出现职位方面的上升,你就要认真的检讨自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你的晋升?

    但在这之前,你要认认真真的慢慢的习惯大公司里的特有的工作习惯,让自己融入这个公司。可以肯定,你肯定会在将来获得成功的。

  3.习惯消极应对一切 新来的“算盘珠子”

  秦小姐 人力资源部职员

  部门里新来一个女孩子,给大家的印象很差———干活太不主动,而且是个死脑筋。

  拿上回老板要的报表来说吧。全公司同仁的几百份问卷汇总到我们这里,让她做份报告出来。事先告诉她,有什么需要大家帮助的尽管提,结果她一个人躲到一边,吭哧吭哧忙了大半天,报告是拿出来了,但是数据完全不对。本来就是问卷调查,数据不清楚,叫老板看什么?

  主管叫她改动,结果她两手一摊:“这么多数据,如果全部输入人力资源,起码要两天。”两天?老板明令要求下班前必须看到报告!主管摇摇头:“这么说你完不成喽?好吧,我来安排。”

  其实,就算只叫她一个人输入数据,一天也绰绰有余,何况还有我们哪!主管只好重又叫来两位同事,同时展开输入工作,一有数据结果,立即填入原来的报告。下午1点多开工,刚过4点,我们已经全部完成。

  点评:说这名员工不主动工作,倒也未必。也许她只是习惯用消极的态度看问题。遇到情况,先想困难,先想“不可能”,而不是站在积极的角度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职场中,很多时候,态度决定一切。你的心理预期如何,直接决定工作结果。

  4.太强的自信心 难缠的“辩论狂”

  张先生 公关公司职员

  以前公司里有个同事,出了名的令人敬而远之。

  当年他刚进公司时,适逢年中员工大会,被拉壮丁去参加表演。结果一炮成名———外形不错,口才尤其好,引得公司里的小姑娘颇有几个怦然心动的。

  但慢慢地,问题就来了。有什么工作,他会主动出击,揽活上身。但他做出来的方案,我们不能挑一点毛病。谁胆敢“太岁头上动土”,他就滔滔不绝,跟你辩论到底,非“驳”得你哑口无言不可。你觉得他缠夹不清,没耐心跟他多讲,他愈发得意,认为你已经认输了。

  不过老实说,他虽然自信心太强了点,工作能力倒也不错。只不过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要合作,通常就是互相说服,取长补短,遇见他,你还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说不过他,只好依他,最后项目总结,功劳自然全都是他的。谁肯给他白出力气?

  老板倒也知人善用,就让他单兵作战,遇到难缠的客户,就把他派出去对付人家。每次看到客户被说得一愣一愣的,我们就故作严肃地垂下头,心里憋不住狂笑……

  点评:确实,有些人会表现出非常强的自信。自信是好事,但态度过于强硬,很容易给人“异常固执”、“刚愎自用”的印象。“超强自信”性格的形成,通常要追溯到童年,可能他从小都一帆风顺,生活在周围人都不吝赞扬的环境里。也有可能正好相反。

  孤芳自赏的人,太注意个体的表现,而忘记此种行为对公司是否有好处。许多老板不会喜欢这样的下属。如案例中所述的这位仁兄,估计很难在要求员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大型企业里混得开。如果他有机会升职做Leader,则需要一批真心赞同他、愿意为他执行的助手。不然,再是自信,也难以开展工作。

  有哲人说过,造成悲剧的原因只有两种,一是时代造成的,二是性格造成的。

  如果你几次三番地在公司里混到人仰马翻,最好检讨一下自己是遭遇了哪种悲剧———除非你倒霉到屡屡遇人不淑否则,就很有可能是你的悲剧性格造成了悲剧际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