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南京要做现代物流中心 IT与制度左右护法

硬软件和服务投资比例正逐步优化

  南京离合理投资比例还有很大的距离,现在硬件占大头,软件和服务占小头。随着慢慢的推移,软件和服务将占大头,而且是持续的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到了这个地步,信息化才能真正拥有良性的环境。

  按传统的工业思维模式,信息化无非就是系统、硬件加软件。硬件是产品,软件是产品,我买过来就完了,硬件花80万元,软件花40万元,总共120万元就买回来了。

  其实软件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不断服务的过程。你今年买过来40万元,明年可能花10万元做升级、扩充,而且软件要不断充入数据。这些问题我们考虑得不够,软件价格往下压,导致效率下降。

  南京大的一些工作平台、电子政务系统都建立了,推动了软件、服务的需求,硬件也更新非常快,包括扩容和更新换代。信息化系统跟数据相关,如果信息不全,更新不及时,对这个系统来讲,相当于原料不行。或者说原料配比不合理,肯定不会有好的产品。

  未来,一方面是完善现有的系统,让功能和效率得到更好发挥。另一方面,可能更多关注大型的数据交换平台,包括企业数据交换平台、政府数据交换平台、平台级共享建设等。

  还有一方面是安全信息化系统,我们很多系统在安全方面考虑不够充分,有很多欠缺。比如说像大型的容灾备份系统、实时备份系统,安全管理方面有待加强。

  一些企业和单位连接也是通过数据来完成的。我们不主张,每一个条条都做一个信息系统,但现在很多都是垂直管理的。我们更希望每个部门横向连接,做完之后,跟平行单位之间交流互换。信息化不能像前几年大规模上项目了,而是要把原来项目的效能释放出来,优化,把数据、资源的效益发挥出来。

发展现代物流 增强信息交流效率

  金融、物流、研发、会展,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物流产业,近些年非常受关注。现在物流成本偏高,如果能有效集成,成本就会降低。信息技术对物流作用也很大。信息流带动物流,但我们还没做到那个程度。比如说物流,一个车到那边去,空车回来了,实际上那边也是有货的,那边还要派车过来。

  南京要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江作为黄金水道,在物流方面应该发挥好的效用。而且我们是临江搭海的城市,所以我们要成立一个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我们也建了保税港区,里面有物流中心,还有保税加工区。

  我一直提倡在这个过程中间,把信息平台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东西来考虑。物流涉及非常广,有航空、铁路、公路,还有轨道,还有水运,五大方式都有。五大方式都是不同的主体,而且有不同的企业,怎么样集成起来,怎么辨别信息的真伪,这都需要去做。我们关注几个重点问题,包括通关、电子口岸、重点区域的转运、保税,将来要不断拓展。

构建科斯灯塔 为市民提供信息服务

  在制度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案例叫科斯的灯塔,它讲的问题就是在一个港口当中,修建一座灯塔,对所有过往的船只都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建了这样一个灯塔,它的收费模式是什么样的,谁出钱建立这个灯塔是最合理的,构建现代物流中心的时候信息系统由谁来做?

  我觉得用社会力量发挥中介,让第三方、第四方的方式去做可能更好一些。为什么现在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很好,一个是专业化,一个是它从整个社会需求做分析的。很多事情政府推动非常必要,而且政府也应该推动这个事情。

  南京政府充当这个建塔人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因为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政府第一没有那么多资金,第二也没有那么多专业人员。所以我觉得应该由专业的第三方来建,你建了可以收费,船过一次,就可以收一次费用。建立一个机制以后,形成一个好的运作方式。

  其实信息化过程当中,技术是一方面的问题,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商业利益之间有交叉的地带,比如说通关这样的系统,政府作为一个公共产品出现。

  如果企业内部构建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行为,也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说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可能面临既有功能服务的属性,同时又有商业利益的概念。这时候设立机制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虽然物流是有公共性,但不是财政的公共性。很多老百姓说:“这是公共服务,我又享受不到。”比如说这个系统需要500万元,政府出50万元,另外在政策上、协调上,帮忙做一些事,解决一些困难。政府做到这样就可以了。因为这里面还是有回报的,企业去做这件事能收到回报。

提高自身修养 抽空也要看专业书籍

  我在学校待的时间长一点,从学校到政府,经历了很大的转变。工作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也在适应这个过程。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是无时无刻的,只要有心,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政府官员很辛苦,礼拜六、礼拜天也得不到空闲,所以我看书时间特别少,大块头的书更不敢看。但我关注的一些话题,包括服务业发展方向、服务互联网方面的书我会看一看。

  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修养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包括很多,比如政策修养,十七大报告我肯定看,有的地方甚至一字一字看;人文方面的书也会看,我觉得《读者》在人文方面有独特的地方,一个人悠闲的时候,会看看。
 
  目前状况下,全国城市都在发展软件,南京怎么样找到适合南京发展的道路,我们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这方面我思考得很多。

  注:本文根据南京副市长陈刚的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本人校阅。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