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科技业的“十一五”战略

编者按:“十一五”规划中的自主创新战略对本土科技业发展的影响将尤为深远。

  在讨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背景下,自主创新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由于关系到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热点话题,自主创新对本土科技业发展的影响将尤为深远。
  
  “自主创新是与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她分析说,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分依赖能源消耗,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是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因此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和谐型的经济增长。而自主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是节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沈开艳透露,发达国家经济增长75%由技术进步的贡献带动,25%由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带动,而中国恰恰相反,因此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则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判断自主创新的标准就是我们是否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是否拥有专利。”商务部高级研究员马宇指出。但他提醒说,自主创新并不等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不等于技术的领先程度。“自主创新是国家战略的一个基础,是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的。”
  
  沈开艳表示,创新既包括自主创新也包括模仿创新,以前国内过度依赖模仿创新,注重从国外引进技术,但当模仿创新的潜力发展到极致,又缺少自主创新,必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地位,不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国公司不是先进技术的推广者,而是封锁者,不可能把核心技术卖给我们。”沈开艳这样认为。
  
  沈开艳透露,二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之初也是靠模仿创新、引进技术战略,但日本经济真正腾飞时其自主创新技术战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对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她认为,自主创新是十分重大的战略考虑,再一味依靠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没有好处,中国必须掌握关键行业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
  
  政府应该为自主创新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自主创新实际上有两层含义。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对政府而言,自主创新主要是制度创新。”沈开艳说。她指出,政府应该先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提供自主创新的环境,其中包括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为企业、金融机构、国有事业单位等进行自主创新创造政策环境。
  
  马宇认为,围绕自主创新,政府首先是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全民素质;其次是做好基础科研,没有基础科研就没有科技创新的基础,“有些最新的前沿技术可能暂时投不到市场中去,就应该由政府来牵头推动”;最后政府需要来做制度建设,“比如说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很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自主创新的基础。”马宇感慨道,企业研究个三五年做出专利来,结果很容易就被盗版,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不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知识产权保护不好,谁投资研发谁就会死掉,何谈自主创新。”
  
  相关专家同时指出,自主创新还必须考虑创新成本问题,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协调成本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沈开艳认为,自主创新路漫漫,不可能依靠完全自主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经济,而应该把模仿创新即引进技术的模式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由相对成熟的企业研发自主创新的技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自主创新的模式和道路。”沈开艳认为,只有在需要自主创新比如先进技术的升级、关键技术的研发时,进行自主创新才是必需的,而不是片面追求自主,忽略了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率来引进吸引国外技术。

(信息周刊)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