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明确主客体关系
在实施ERP时,企业经常质疑:是ERP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希望,还是ERP原本就有太多的泡沫存在?
尤其在国有性质企业中,由于其本身的机制问题、制度不够健全、员工的依赖性思想严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欠缺,很多员工会认为:公司实施ERP就是厂商提供一个功能较多的系统,我们只管会用就完事大吉了!这种依赖思想必然会对项目埋下隐患的“种子”。
首先,就ERP实施谁是主体谁是客体,企业全体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得到明确,并且在实践中行使主体权利,发挥主体作用。只有要经过所上项目的企业成员和项目提供厂商一起认真分析思考,最终达成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才能确保行动上的一致。
企业流程本身是硬的、没有生命力的,ERP系统本身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企业的人员将优化的流程设计在ERP系统中,并合理地使用和驾驭该系统,流程才会产生效率,系统也才会有了灵魂。
核心:按照实际设计流程
ERP系统是一个管理信息平台,企业实施ERP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各种业务纳入到统一的ERP管理信息平台中的过程。我们实施ERP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运作,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为达到实施ERP的目的,使ERP系统顺利上线这短短一年的ERP实施期只能算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保证ERP系统上线后工作稳定、运作顺畅,才能真正发挥ERP系统管理信息平台中心的地位,让ERP系统为公司的管理贡献持续不断的效益。
企业的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ERP系统的实施只能为企业搭建一个初步的流程结构框架。流程的不断优化需要企业ERP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上线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系统的了解、不断积累经验、联系业务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流程和系统优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用好、用活ERP系统,最终优化出一个最具企业特色的ERP系统,和最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流程。
软件提供厂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不一定熟悉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了解企业现有业务状况和业务流程,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利弊也缺乏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各业务单位对ERP系统的真实需求。因此,选择一家了解本行业本系统的软件厂商很重要。
软件提供厂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不一定熟悉企业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了解企业现有业务状况和业务流程,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利弊也缺乏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各业务单位对ERP系统的真实需求。因此,选择一家了解本行业本系统的软件厂商很重要。
另外,为了保证ERP系统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流程进行设计,并保证ERP系统上线后运行稳定,企业流程持续优化,企业需要培养出一支既懂业务又懂系统的ERP项目组队伍。软件提供厂商吃透了系统,但是也要将企业项目的具体实施人员进行彻底培训,使得他们在项目运作上也得以完全“消化”。这样,系统的稳定运行就有了决定性保障,流程也必将得到自发和自觉的持续优化。
仅以行业经验,照搬其它公司的经验,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就如一剂药方,对于有的人可能是救命的良药,可是对于另一个人却可能是致命的毒药。因此,企业必须和软件厂商合作,将业务流程捋顺,既符合实际工作,又能与ERP系统紧密契合。
指挥:企业领导者要做“音乐会指挥家”
企业领导者的一个身份可以是项目实施顾问,他们的优势在于系统知识较丰富和一定的行业经验。根据自己长期在企业中工作积累的经验,他们能给ERP项目提供厂商提供大量的合理化建议。
其次,企业领导者要使企业经过系统知识转移的一个过程,经过大量的培训演示和组织系统测试练习,让全体干部员工尽量多和尽量快地理解和掌握ERP系统知识。
企业的领导者随着对系统知识的增加和业务经验的积累,他们会成为驾驭企业ERP系统优秀的“音乐会指挥家”,在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大厅,指挥出一场美妙的交响乐。
认识:打消ERP功能较多的幻想
由于一些企业对ERP系统了解不够,或在竞标期间参与竞标的软件提供商对ERP系统功能进行了夸大,一些还还没真正实施ERP的企业对ERP充满了好奇和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在他们看来,ERP就是自动化,企业实施了ERP系统以后,公司以前人干的活将来都由电脑干了;甚至有人以为,ERP系统什么都能管,什么都能干。
而且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业务人员对于业务本身和ERP系统的理解都存在片面性和理解上的差异,对业务流程描述的角度和提出需求的角度也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存在许多个人喜好的因素,甚至有的需求似乎根本就不着边际。
因此在需求调研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企业ERP项目负责人必须要进行系统培训,使各部门员工对ERP系统有更准确更清楚的理解。了解ERP系统是什么、能干什么、如何去干等问题,为后面项目实施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奠定基础。
项目的实施有时间的限制和现状的约束,而流程的优化是持续的,没有穷尽的。在有限的项目实施时间内,要同时兼顾流程优化和系统上线两方面的任务。
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区别对待,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