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信息化不是花瓶

   信息化成了“面子工程”、“业绩工程”,上系统一定要上最贵的,这种把信息化当做花瓶的心态是不正确的。

  曾经有段时间,很多餐馆在醒目的位置挂出横幅,“五元吃饱,十元吃好”。可是没过多久,这些标语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大高档酒楼的兴起,他们的菜品全都价格不菲。其实,吃什么都能吃饱。可是,餐馆却是高价有市、低价无市。究其原因,无非是打出这样招牌的小店给人感觉档次太低,而高档酒楼就让人觉得很有面子。


       在国内某些企业在信息化采购上,也是如此。他们一味追求系统的大而全,花费大笔资金购买非常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最昂贵的软件系统。现在,一家企业在信息化的投入超过千万元,已经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其中的采购浪费不可避免。业界有句名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在“两死之间”很多企业做出选择,与其等死,不如迎着困难上,寻找一线生机。可是,信息化毕竟不同于购买一件简单的固定资产,它要对企业的整个运营管理产生影响,甚至对旧的管理理念进行颠覆。在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反差的时候,平衡两者的关系,如何用好系统才是关键。

有钱不等于会花钱

        纽约电力公司(New York Power Authority,NYPA)成立40多年来,提供纽约州1/4的电力需求,管理和运行着12个发电厂。作为全美最大的州属电力团体,企业规模不可谓不大,资金实力不可谓不雄厚。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家拥有强大资金后盾的公司,在为自己的企业选择IT设备及系统时,仍是坚持经济原则,根据自己业务需要以最少的投入选择最实用的配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迎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日益强大是世人所公认的,可是我们究竟有多富? 2006年世界各国GDP总值排行榜中,美国依然位列第一,中国排第四。中国的GDP总值仅占美国的1/5,人均GDP则不到美国人均GDP值的5%。从数字上看,美国人比我们有钱,可是美国人是出了名的节约。

        中国与世界的合作逐年增多,与国内企业打交道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通常,在他们与中国人接触之前就会得到忠告—“中国人爱面子”。这样的消费观念也影响着企业。自1981年第一套MRPII软件被沈阳第一机床厂引进中国大陆起,信息化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望,信息系统开始被各企业争相追捧。国外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被引进,各企业之间也开始攀比采用系统的“档次”。信息化成了“面子工程”、“业绩工程”,上系统一定要上最贵的、一味追求系统的大而全,导致不少企业中出现软件中部分模块无法投入应用的情况。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购买,如果前期花费与后期获得的回报比例严重失调,无异于一项失败的投资。”

实用为第一原则

        有时能听到,某某公司的信息化应用失败了。而现实中的失败是相对的,只要这个系统投入运行,那么只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满足多少预期要求的分别。可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购买,如果前期花费与后期获得的回报比例严重失调,无异于一项失败的投资。

        面对国内部分企业出现的信息化应用效果不佳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考虑信息系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只有从这个出发点考虑,才能选对适合自己企业的系统。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企业信息化系统要因需而建。因需而建,不是吝啬,也不是企业没有资金实力,而是以实际应用为根本,建立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能够真正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系统。

        投资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这是商业中唯一不变的准则。(CIO  Isight )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