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建立信息安全预警制度

  从金融到交通、从电信到制造、从能源到互联网,所有行业都曾面临数据管理当中的难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CIO和IT经理因为企业数据管理不当引发的事故而引咎辞职。

       惠普公司日前对中国166家大型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管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近1/3的企业并不了解业务对数据保护的具体需求;47%的企业数据保护系统滞后于业务目标,同时,有57%的企业业务恢复系统滞后于业务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数据管理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考虑到数据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与管理流程的制定与优化、人员职责的分工与培训,以及法规遵从等中国企业的传统弱项交织在一起,就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企业的数据管理处在一个相当不健康的状态。很明显,这种状态对于企业的数据管理是一个严重的隐患。
       为此,惠普公司推出了一个叫做“适应性数据高可用管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建立在惠普IT成熟度模型理论系统上,主动化发现和识别数据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隐患,通过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找到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方案的名字虽然有点拗口,但这种“隐患胜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的态度和思路是正确的;有助于改变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不过,对于日益复杂和庞大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来说,仅仅这一个方案不啻杯水车薪,还远远不够。

安全问题的紧迫性

       开始于上一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信息化进程,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并没有进入企业业务和管理的核心,而是一直徘徊在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电脑、服务器或数据出点问题,对企业的业务和经营管理可能会有点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因为,在IT系统与业务和管理处于两层皮的状态下,业务和管理对于IT系统是免疫的;就算是负责部分流程的电脑彻底坏了,把这一段流程用手工操作顶上,一样可以对付,只不过速度慢点而已,但仍然处于可以忍受的范围。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就是这样运作的。

      但是,从2000年开始的新一轮信息化,使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以ERP为代表的IT系统在中国企业内大规模的推进,中国企业业务和管理迅速实现了基于IT系统的自动化。在这种新的自动化状态下,IT系统不再是边脚料,而成了整个企业运作和管理的基本框架;电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配件,而成了须臾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数据不再是决策的辅助材料,而成了一切经营和管理战略的基础。一句话,从此以后,IT系统与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直接而迅速的影响,业务和管理失去了对IT系统的免疫能力。在今天的中国企业里,对于CIO和IT经理来说,管理IT系统就意味着管理业务,这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和日常工作。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CIO和IT经理都把保证IT系统运行安全,当做自己工作底线的原因。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越来越多的IT系统投入生产,在累积效应下,IT系统变得越来越昂贵。据《亚太地区信息化技术应用展望报告》的数据,从2005年开始,未来3年中国信息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速预计达15%,报告预计2007年仅行业信息化部分的IT投入就将达到3817亿元,比2004年的2549亿元增长49.7%。到2008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IT投入累计将超过1万亿元。对于如此庞大的一笔资产,如果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对于企业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或许更重要的是,虽然在许多企业,IT系统与后勤、财务和人事等部门一样被划入广义的支持部门,但IT系统毕竟与算盘和办公桌椅不同,相比之下,IT系统不但更昂贵,对它的管理也要复杂得多,也正是如此,如果IT系统出了问题,它导致的后果和损失也就更为严重和广泛。这也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CIO和IT经理因为担心系统“健康”问题而夜不能寐的原因之一。

       从金融到交通、从电信到制造、从能源到互联网,所有行业都曾面临数据管理当中的难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CIO和IT经理因为企业数据管理不当引发的事故而引咎辞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