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四步法加强流程管理 提升企业执行力

  【IT168 专稿】90年代,国际管理大师迈克尔•哈默博士创造性地提出了“重组”和“流程企业”的概念,他的思想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流程重组的旋风也开启了现代商业社会的“重组”之门。

流程管理成为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世界各地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将哈默的管理原则应用到自己的管理运作与组织设计中。即使对“重组”、“革命”这样的重量级词汇心有顾忌,也不得不加入到“流程管理”的队列中来,BPM(业务流程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要素之一,其对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因此不言而喻。

  德国流程管理大师SCHEER教授这样来定义业务流程:“一般地说,一个业务流程是一组有目的、前后相关的企业活动。业务流程的出发点和结果均是一种由内部或外部客户所要求和被接受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说,流程是企业的一组经营活动,而业务流程管理(BPM),其意义在于让这些经营活动更快(时间)、更经济(成本)、更好(质量)、更安全(风险)的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自身的利益。

  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的变化,要求企业持续改进。而企业流程体系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执行力,因此流程管理的好坏正是企业执行能力高低的表现:

  ① 执行力首先表现为企业目标从上至下的贯通,从而使得每一层次的流程都有明确的目标;

  ② 根据目标设计流程,而流程设计的过程就是思考如何有效率的达到目标的过程;

  ③ 流程实施的过程,通过人的努力结合系统的帮助按照设计好的流程进行操作;

  ④ 控制和分析目标并确保企业按所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

  然而,中国企业的现实是,企业流程大多在人的脑子里,即使进行了信息化明确了企业目标,但对对达成目标的过程(流程)仍各有理解,流程管理仍然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因此,企业首先要构架一个良好的流程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执行力。

加强流程管理四步法 提高企业执行力

  第一步,将流程进行分类

  传统上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被分为核心流程、支持流程和管理流程。分类主要是根据流程在企业中所体现的功能不同而进行区分的。核心流程的输出输入都是面向客户和市场的,是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实现过程。而支持流程是指由核心流程委托的,为核心流程提供支持的流程。管理流程的输出和输入则是面向企业的相关利益者以及政府或行业组织。分类的目的并非只为从理论上或者概念上阐述的方便,而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所必须的相互依赖的功能的高层次架构。

  第二步,流程管理分层

  像地图一样,企业流程可以层层由粗入微,既有框架又有细节。流程上的分类已经为流程体系搭好了框架。由此深入细节,是层次分解的过程,也是把目标具体落实到操作层次的过程。

  第三步,流程管理集成

  把企业各个流程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内控体系、采购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等集成为一体。在企业的现实过程当中,各种管理体系都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设计的流程体系能够综合的实现这些管理要求呢?答案是需要“集成”。因为在现实中,流程操作者在具体执行某一流程时不可能先去查看质量、成本、内控各方面要求,而后再去操作。企业实际上只需要而且也只能有一套流程,一套集成企业业务流程。

  第四步,走通端到端流程

  走通端到端流程,流程管理体系才是有机的,才是可操作的。“端”为企业外部输入或输出,这些输出或输入来自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而端到端流程是指满足来自客户、市场、外部组织、利益相关者输入或输出之间的一系列连贯、有序的活动的组合。将流程进行分层和分类描述之后,经过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就可以把客户、利益相关者、法律法规的要求都在所设计的流程管理体系中加以体现。这不仅仅可以检查流程的完整性,进一步去发现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把综合的目标在架构好的流程体系中进行了逻辑实现,这样就可以把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的问题尽早的揭示出来,为流程的顺利执行扫清障碍。如此就构成了企业流程管理平台,企业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坚固的支撑。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主要来自客户、利益相关者、政府的法律法规几个方面,而无论如何改变,企业流程体系都能够端到端的实现时,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有效达到目标的执行能力。

  关注流程,实施流程战略、设计、实施、控制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持续优化改进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国企业来说,通过构筑流程管理的基础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运行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