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中国软件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博弈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另一个是“国际市场国际化”,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塑造和提高中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软件国际化与软件中国的博弈
 
    如何在软件国际化和软件中国的发展之中做到可持续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必须在国际化道路上进行的博弈。软件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它所依存的环境,中国软件的发展道路和国际化道路不是彼此平行或渐行渐远,而是殊途同归。中国完全可能以“后发的优势”获得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进而在全球软件产业格局中赢得特殊的竞争地位。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另一个是“国际市场国际化”,两者相互影响,互不割裂,互为依存,共同促进。因为究其实质,无论是“国内国际化”还是“国际国际化”,都是以实现中国软件企业的战略——塑造和提高中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
 
合作共赢
 
    中国有着全球发展最快的、广阔的行业信息化应用市场,但是中国行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富于中国本土特色的业务需求。国外软件厂商对中国行业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的渴求和自身产品的高耦合性,决定了它们寻找国内软件厂商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深耕行业信息化的必然性。在这点上,国内软件厂商与国际软件厂商形成了一种竞合的博弈。同时,国内软件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在某些对服务质量要求高,国外企业负担不起的项目中与他们联手合作,利用“溢出效应”,在学习他们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同时,迅速提高自身的水平,为民族软件业的发展做好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软件企业可以深入参与、学习和掌握国际厂商的先进技术和设计思想,从而利用IT技术,并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客户所处的行业特征和所服务的客户特点,通过深刻研究其应用需求,引导和帮助客户规划业务体系、设计业务流程,在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为国内企业的今后发展实现人才、资金和技术的积累。
 
走出去
 
    在实现“国际市场国际化”这个层面上,世界各软件强国有着不同的产业模式,但是对于中国,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我国现实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实际,而不是照搬“美国模式”、“印度模式”或“爱尔兰模式”。中国的软件业必须要走出去,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它符合了我国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陈冲理事长所讲的“我们的软件要出口,但出口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要透过出口实现和国际标准的衔接,透过软件外包和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技术、最新的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最终达到真正提高我们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市场国际化”,是一个快速、稳定、有效提高民族软件企业内部技术实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相对于国外企业而言,中国企业鲜有提供过大规模产品及服务经验,同时,国内软件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的缺乏。随着软件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软件人员,特别是合格的软件人员的数量,与国外软件发达国家相比,缺口还很大。软件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也是困扰软件企业的另一难题,软件架构师与高素质的组织管理人才已成为一种制约国内软件产业迅速扩张的稀缺资源。我们在企业应用需求的理解、软件过程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组织实施大工程的实践经验等方面尚显不足。
 
    因此,在通过承接国外订单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注重先进技术、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人才资源在软件生产过程中作用,并不断提升企业在成本控制、质量保证和按期交付的能力。国内企业通过和外国客户的直接对话,可以迅速建立起满足国际先进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完善服务规范和服务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中,我们将锻炼出一支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知识,具备国际化思维能力和视野的人才队伍,从而为更好的巩固国内市场做出特有的贡献。
 
    中国有着巨大的软件内需市场,中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发展前景,从产业规模来讲,我们具备了成为软件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无论从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角度还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信息安全的角度,中国软件产业惟有抓住机会,加大投入,勇敢地面对竞争,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计世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