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金土工程”监管我们的生命线

    我国人均耕地1.43亩,只有篮球场那么大,而且还在不断减少,更可气的是,个别地方政府和农民竟把卖地当作“发财致富”的捷径;还有一些矿主私采滥挖,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在国际市场上打低价竞销的“内耗战”,致使稀土当粪土卖。土地和矿产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生命线,为了以最严格的方式监管“我们的生命线”,“金土工程”后发先至,成为“十二金工程”之外发改委批复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金”字工程。


一期投资1.07亿元


    6月29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2005年国土资源信息化研讨会上宣布,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准“金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将重点建设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国家地籍数据库、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等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2002年国务院“17号文件”提出重点建设“金关工程”、“金税工程”、“金盾工程”等十二个电子政务系统,俗称“十二金工程”;至今国家发改委只批复了“金审工程”、“金盾工程”、“金保工程”等少数项目;作为“十二金工程”的配套工程,“金土工程”后来居上,成为“十二金工程”之外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金”字工程。

    据介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期为两年,中央财政投资1.07亿元,将在国土资源部、32个省市区和32个示范城市建设耕地保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并选择一个省级辖区,建立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系统和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将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建设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并针对煤、石油、铁和钾盐四种矿产,在国土资源部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和全球重要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
 
    另一方面,“金土工程”一期还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整合已有的数据资源,建设和完善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和32个示范城市的各级数据中心,并实现数据中心与各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其中,在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包含各种土地、矿产信息的18类基础数据库,在31个省市区建设和完善包含各种土地、矿产信息的14类基础数据库,在32个示范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包含各种土地信息的10类基础数据库。此外,还要制定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信息交换、系统安全等11项标准,建立并完善国土和矿产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据悉,软件和网络建设由中央财政投资,各省和示范城市的硬件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由地方财政承担,最终实现“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
 

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是“金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耕地保护最急需的信息系统。按规定,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尤其县、乡两级政府没有权力批准建设用地。但从已披露的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县、乡两级政府动辄就把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批给用地单位或个人。统计显示,去年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土地违法案件有4746件,涉及土地面积1.0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上升28.53%和42.53%。什么原因使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广华说,目前国土资源部涉及耕地保护的有三个司局,耕地保护司管批地的备案,土地利用司管供地的备案,地籍司负责遥感监测土地利用,由于部门间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给个别地方政府造成可乘之机,于是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越权批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规用地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愈演愈烈。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首先要打通三个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同时向全社会公布土地审批、供应信息。据介绍,将来不论中央政府批的地还是省级政府批的地,都在网上备案,既作为土地利用司供地的基础,也供百姓查询。将来百姓的耕地被占用时,可以上网查询被占用的土地是否合法?土地占用补偿金是否足额?如果被占用土地,与网上公布的信息不符,就可以状告地方政府违法。王广华说,政务信息公开既方便了群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加强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成为政府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利器。同时,地籍司利用遥感卫星抽查土地实际利用情况。据介绍,卫星遥感监测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地面每一平方米的土地是耕地、荒山、森林还是建筑物,提供各地土地利用的准确信息。
 
    建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后,中央和省级政府批的地全部在网上备案,各级土地开发利用部门供的地也在网上备案,同时用卫星遥感系统监测土地开发利用,然后把三者的数据叠加在一起,从而及时、发现查处违规批地、用地现象。  
 
    但客观的说,仅仅依靠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并不足以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因为IT仅仅是手段。王广华说,要最严格的保护耕地,还要制定严厉的土地保护制度,让违规者既丢官又破财。目前土地违法现象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却极高,个别违法者甚至找找“关系”就“万事大吉”了。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是“金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耕地保护最急需的信息系统。按规定,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尤其县、乡两级政府没有权力批准建设用地。但从已披露的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县、乡两级政府动辄就把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批给用地单位或个人。统计显示,去年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土地违法案件有4746件,涉及土地面积1.0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上升28.53%和42.53%。什么原因使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广华说,目前国土资源部涉及耕地保护的有三个司局,耕地保护司管批地的备案,土地利用司管供地的备案,地籍司负责遥感监测土地利用,由于部门间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给个别地方政府造成可乘之机,于是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越权批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规用地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愈演愈烈。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首先要打通三个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同时向全社会公布土地审批、供应信息。据介绍,将来不论中央政府批的地还是省级政府批的地,都在网上备案,既作为土地利用司供地的基础,也供百姓查询。将来百姓的耕地被占用时,可以上网查询被占用的土地是否合法?土地占用补偿金是否足额?如果被占用土地,与网上公布的信息不符,就可以状告地方政府违法。王广华说,政务信息公开既方便了群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加强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成为政府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利器。同时,地籍司利用遥感卫星抽查土地实际利用情况。据介绍,卫星遥感监测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地面每一平方米的土地是耕地、荒山、森林还是建筑物,提供各地土地利用的准确信息。     建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后,中央和省级政府批的地全部在网上备案,各级土地开发利用部门供的地也在网上备案,同时用卫星遥感系统监测土地开发利用,然后把三者的数据叠加在一起,从而及时、发现查处违规批地、用地现象。        但客观的说,仅仅依靠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并不足以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因为IT仅仅是手段。王广华说,要最严格的保护耕地,还要制定严厉的土地保护制度,让违规者既丢官又破财。目前土地违法现象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却极高,个别违法者甚至找找“关系”就“万事大吉”了。

“稀土”当“粪土”卖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是“金土工程”的另一大重要系统。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是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世界人均水平的58%,多数资源质量较差,石油、富铁矿等重要矿产更严重短缺,而另一方面盲目开采、破坏损失却极为严重。以稀土开采为例,虽然世界上一半多的稀土资源集中在中国,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原因就是大多数稀土企业存在盲目开采、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打低价竞销的"内耗战",致使产品价格到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境地,最明显的是氧化钇、氧化铕等中重稀土产品下降了2~3倍,其他稀土产品也下降了20~50%。个别国家甚至从中国大量进口稀土,但不利用而是储存起来,等中国稀土资源枯竭的时候再拿出来卖。(计世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