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第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信息落地

    每逢当地的圩日(北方称为“赶集”),福建三明市农民都会到155服务站咨询。从1994年“金农工程”提出到现在的11年来,农业信息化究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多大的改变?对于农民而言,信息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信息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服务意识的时候,“信息化”对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也许还只是“电脑”和“网络”的代名词。从1994年“金农工程”提出到现在,11年来,农业信息化究竟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多大的改变?下面一组数字多少让我们有些沉重: 目前,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县级和全国绝大多数乡镇农业部门尚未配置计算机。很多农业部门虽然建立了局域网,但不少地区存在着设备陈旧和应用软件缺乏的问题。我国城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9部,而农村普及率仅为6部,互联网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仅占1.9%。“九五”期间,全国省、地、县三级农业部门用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投资不足5亿元,仅相当于新建5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
 
    相较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更为庞大和复杂的体系,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化意识落后、信息化投资不足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先天不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对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前6个“一号文件”中是从没提到过的。
 
    目前,最困扰农业信息化的是信息链的“两级”: 如何整合各部门的农业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农业信息化的“第一公里”; 如何实现农业信息走进千家万户,打通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正如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所说: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面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宏观服务和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微观服务作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接入“第一公里”
 
    福建省三明市“96155”(农业要服务的谐音)热线已经为当地广大农民所知。但是,有谁知道在“155”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集合农业、畜牧业和林业资源的农业资源平台和一支由各路专家组成的服务队伍。
 
    “要实现一站式服务,就得有强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队伍。”三明市农业局局长林少钦说。农业155改变了农业部门服务“三农”的传统模式,整合所有涉农部门的资源借助电脑网络、电话、视频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无偿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全方位服务。
 
    谁能了解到资源整合背后的艰辛?六年来,林少钦跑遍了三明市和下面地县的各个涉农部门。为了让这些部门能拨出一些资金建立网站以便实现网络资源整合,林少钦磨破了嘴皮,有的时候,“干脆顶住压力,自己出钱。”现在,“155模式”逐渐成熟,在模式向其他县、乡镇推广的过程中,林少钦遇到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整合各个涉农部门的农业资源。
 
    目前,全国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县没有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一半以上的乡镇没有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将我国的农业资源开发形容为横向“信息孤岛”与纵向“网站雷同”。横向的“信息孤岛”表现在涉农部门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交换制度不完善,不能实现涉农信息共享。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纵向的“网站雷同”表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站内容雷同,没有各地的特色,甚至有些信息没有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全国涉农网站约1.8万余家,但这些网站质量不一。
 
    为了整合农业信息资源,2002年开始启动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监测预警工作,开始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建立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国内外市场供求总势进行分析预测。2003年,开始面向社会推出《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定期发布各行各业信息。为了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和“网站雷同”,2004年,农业部决定,未来几年将在全国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供求和推介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和农业市场监管信息系统。通过这五大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开发和整合国内、国际资源,建设一个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国31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农业数据中心,90%以上的县建立起农业信息平台,7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
 
    2005年,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依然是农业信息化的重头戏之一。目前,全国已有9个省区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E-mail每日或不定期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发送信息,中国农业信息网将接收的部分省区市的E-mail信息以及从各省区市网站上摘录的信息,装载入中农网信息采编发系统(WCM)采编发平台的资料库中供选用发布。在未来的几年,如何解决各部门网站各自为政,横向纵向打通农业信息资源依然是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打通“最后一公里”
 
    比起接入“第一公里”,近年来在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信息真正落地的模式探索中可谓百花齐放,福建“155模式”、甘肃“金塔模式”、河北“三电一厅”模式……各地针对现有的农业行政体系,或改造、或颠覆,涌现出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模式,在这些模式中,农业信息开始一点点地向田间地头渗透。
 
    “最后一公里”是农业信息化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艰难的一环。在现有的农业行政体系中,各乡镇往往是在各村设农技站,配备农技员,农民有困难就找农技站。在体制变革中,农业行政体系也遭遇着“阵痛”,农技站发不出工资,农技员多半都到外地谋生计,很多农技站闲置下来。信息化链条经过了省市、乡镇、村,在到农民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卡住了壳。
 
    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尝试中,“三电一厅”(电视、电脑、电话、农业科技服务厅)相结合是最普遍的做法。河北省藁城市通过建立“藁城市农业信息网”、设立固定的农业电视专题节目《藁城农业》、开通96356信息查询热线向当地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还以农业科技服务厅为服务信息窗口为主动找上门来的农民提供服务。这种“三电一厅”的模式也被很多地方采用,但是这种方式耗资大,如果不做好全盘策划,很有可能变成信息重复。
 
    除了“三电一厅”,甘肃和福建都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尝试了开创性做法。他们打破了现有的农业体系,为农业信息化落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0年,沈俊涛从省政府下派到金塔县挂职锻炼任副县长,他发现金塔县在农业信息化上存在着一个断层: 一方面,县里的经济管理部门大多数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拥有大量的农业信息; 另一方面,农民家里却很少有计算机,“有的村只在村委会有一台计算机,村长却锁着房门不让大伙用。”“‘最后一公里’的缺失隔绝了网络社会和农村的联系,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只能望洋兴叹。”沈俊涛说。
 
    2001年,在沈俊涛的倡导下,金塔县创造了一种以学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金塔模式”: 金塔县组建了县级信息网络中心,利用网络,在“金塔经济信息网”的信息平台上设置了《经济信息导报》栏目,每个月两期,从县里的各部门网站和其他网站收集各类农业和市场信息,然后在全县各村小学设信息点,由村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下载打印信息导报,放学后带给父母和邻居。农民的反馈意见也由小学生返回到学校,学校收集整理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回馈到县信息中心。
 
    “金塔模式”在农业信息化的落地模式中完全摒弃了现在的一套农业行政体系,将村小学纳入农村信息化的体系中,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但是,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不对农业信息的传播负有责任,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县信息中心有权力要求学校将下载传递信息导报以及收集家长反馈信息作为老师的考核项目吗?农民的需求信息经由学校一层层到达县信息中心,再由学校一层层反馈下来,在这样的过程中,谁来对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
 
    甘肃金塔选择的是颠覆传统的信息发布模式,而林少钦则选择了以“改良”的方式实现农业信息落地。洋溪乡是三明市梅列区的一个山区乡镇,离三明市20多公里。洋溪乡农业155服务站把农技站、林果站、畜牧站、防疫站、经管站等整合在一起,经管站主任龚雪娇担任155服务站的站长。每逢当地的圩日(北方称为“赶集”),不断有农民进来咨询到哪里买种子、到哪里买化肥等。简单的问题,龚雪娇当面就能答复; 如果碰上复杂问题,就上网找答案或者向“155”服务队的专家组求救。(计世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