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IT厂商嗅出新商机

    2006年国际金融展上,IT厂商面向银行业推出了许多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已有IT厂商嗅到商机。
 
商机凸显
 
    12月11日,美国Novell公司Linux和开放源代码负责人Carl Drisko特意从美国飞抵中国。据记者了解,Carl Drisko此番访华不但约见了国内众多大型银行的CIO,而且还要与AMD洽谈合作,寻觅在银行业的新机会。Carl Drisko向记者分析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会加剧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外资银行的信息系统会对中资银行造成压力,从而促使中资银行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步伐加快,Carl Drisko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12月8日,北京银行与微软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加强IT系统建设、应用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合作。微软将向北京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起一个以客户为中心和全面支持商业银行管理决策信息需要为目标的应用体系架构。
 
    有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大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管理和决策性建设步伐。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要加强对混业经营和股份制改革的支持,决策量化以及信息系统智能化方面也正在加强,经营风险增加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数据大集中以后,灾难备份和数据恢复也是重点建设项目。这些新的需求会对国内外金融行业的IT厂商带来市场机会。
 
国内厂商是否“有份”
 
    银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继续寻找国内有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另一种是全盘从国外厂商引入,还有一种方式是土洋结合取长补短。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银行这个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行业在信息建设中一直偏重于采用国外IT厂商的产品,而对国内IT厂商则一直热情不高。对此,陈静指出,中国IT产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银行超大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基本上都是IBM、HP等国外厂商做的,国内厂商非常少。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问题越发地严重起来,这就是——国内IT厂商(主要是集成服务商)越发不招银行“待见”,一些银行的科技部门负责人不但对国内IT厂商的能力提出质疑,甚至指出国内厂商业务做得不专注,银行根本无法把业务托付给他们。
 
    中保(控股)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高宏直接指出说,将IT外包给国内软件厂商还不如我们自己做的好,一些国内厂商心思根本没有放在他们的业务上,这是国内厂商最大的问题。另一位银行内部的科技人士也不客气地指出,“一些公司的老板的经营目的中包含着把企业卖给外国企业,老实说,我把IT 外包给它是有风险的,放大到国家层面,这涉及到金融安全问题。”高宏称,“我曾把一些业务外包出去过,但是,我不得不找更多的人给他擦屁股,我觉得中国IT行业再不长进就是死路一条; 我们老选择老外的技术,国内厂商也不要抱怨我不给你们机会。”
 
    国内厂商业务能力的欠缺引起了众多银行科技部门负责人的抱怨。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银行科技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说,很多国内IT企业连大型计算机的运算环境都模拟不出来,所以连参加竞标的资格都没有。还有一位银行的科技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对国内厂商提供的某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被测出3000多个错误; 而另一次测试,发现系统中一个循环语句不对,改正之后,系统的运算速度竟然提高到60%。这位人士无奈地说,这么大的笑话,过去竟然没有发现!
 
    叶又升分析说,中国外包市场不成熟,有些中国IT厂商在实施业务的时候有一种反过来控制银行的冲动; 另外银行如果不得不经常更换IT厂商,那么最后银行的信息系统可能会建得乱七八糟,不成体系。因此很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系统质量,不得不保持着庞大的开发队伍。
 
    而对于是否依赖于国外IT厂商的技术,叶又升对此也持怀疑态度。他指出,由于中外会计核算制度、金融监管规则不同,银行内某些应用软件必须与银行内部其他业务进行关联,银行从外部引进的产品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不停的二次开发和优化,“到最后,这款产品已经不是当初我们引进的产品了,所以,我们有一个规则,关联性和辐射能力的比较强的软件产品,尽量由我们自己来开发。”所以,叶又升一直坚决反对将银行IT外包。
 
采访手记:银行IT应用迎来第二波
 
    12月11日,中国的银行业对外资银行正式全面放开——中外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展开平等竞争。5年前,国内银行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监管环境里——利率和市场开放受到限制,这种环境下的中资银行在IT建设方面走过了比较长的时间,各个业务应用系统陆陆续续都建设完成,而对应的金融产品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固化。但到了今天,WTO5年过渡期结束,形势将会发生很大转变,原来那种具有浓厚的保护色彩的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将会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而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融于一体。
 
    监管环境的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利率完全市场化,会计核算更加精细化,产品定价能力更加灵活、产品生命期随意组合等等。我们知道,国内银行目前的IT系统平台是在原来的监管环境里造就的,很难适应产品创新的变化——按需定制。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要求中资银行也许每天都要推出几个或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我想国内银行现有的IT 系统,不要说一天推出一个产品,就是一个月推出一个也很困难。显然,这对国内银行的IT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面对挑战,国内银行如何迎难而上,再塑银行核心竞争力?应用系统软件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搭建灵活的IT系统平台,无疑是国内银行眼下惟一的选择,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如果说前几年的银行数据大集中是金融IT应用的第一波高潮,那么眼下国内银行的IT应用就是第二波了。与数据大集中不同的是,目前的IT应用更多地体现在软件层面上的开发和设计,那种大规模的硬件平台建设已不是主流。通过应用新的技术整合各业务系统的分散,重新再造业务流程,使之更加符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对IT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这都是他们大展身手的绝好机会。但是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只有那些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的IT企业才有机会。而那些本来就没有硬功夫,却一味投机取巧的IT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计世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