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从"功夫"到快餐文化

  最近,应朋友之邀和慕星爷的鼎鼎大名一起去观看那部目前正火爆京城,未映时就已经引起轰动的贺岁大片--"功夫"。但是在走出影院后不禁失望之极。影片中再也看不到星爷在"喜剧之王"中的才华,给我留下的除了特技、暴力、血腥之外就是斧头帮的威风和肃杀。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也就是所谓"发扬"了中国功夫,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在影院之中传来一阵阵开怀的笑声。

  过去我们对电影、电视、图书的认识通常是应当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图书都已经披上了商业化的新装,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和读者的感官需求和生理需要,已经越来越弱化甚至完全放弃了承载在其之上的其它功能。这就像是一种快餐,没有什么营养,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仅仅是为了追求时间和效率。根据2004年的读者调查显示,读者在读书时的功利性、实用性走强,以接受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减弱,追求消遣和娱乐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于是越来越多的"一分钟……"、越来越多的"……速成",就连四大名著也被轮番煎炒烹炸、煮炖涮烤。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将是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一切都要以效率为第一要素。而且我们在文化市场上也看到了大量的"快餐食品",其实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生活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可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笑一笑、轻松一下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人本就是五谷杂粮所喂就而成,还不兴大家换一换胃口?但是这种"快餐文化"在飞速蔓延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快餐食品"一般都是表面充满着诱人的光泽,但是往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使麦当劳在发展到今天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营养问题了。肯德基也在不断强调自己关注着消费者的营养和建康。而现在这种"快餐文化"是不是也需要考虑营养问题了呢?是不是只要市场需要,我们就应该无条件的满足呢?快餐能不能也可以色香味营养俱全呢?当然不可否认,难,太难了。满汉全席做到上述要点尚且不易,何况各种条件限制的如此严格的快餐呢?

  最近看到一本由切尔斯图书公司总策划,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的《海狮职场浮生记》,在本书中,"快餐食品"的特点被不折不扣地体现出来。

  • 首先,"快餐食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快,此书基本上是由漫画组成,仅仅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读起来仅仅需要个把小时。
  • 其次,"快餐食品"的第二要素是扮相要吸引人,而本书的题目就十分醒目《海狮职场浮生记》,不由得想起了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脑小游戏--"北京浮生记"。封面设计也让人拿起来爱不释手。
  • 第三,"快餐食品"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必须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这一点本书也做到了,无论是现在最流行的以动物喻人,还是憨态可掬的海狮形象到最后诙谐幽默的插图语言无不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我们就要认为这本书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快餐食品"了。--且慢!

  "快餐食品"的最大弱点--营养,我们却在这里体会了出来。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名称叫《The Fat Firm: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firm from FAT to FIT》,直译过来叫《胖企业减肥记》。它记述了一群海狮所经营的家族企业--海狮渔业的发展变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漫画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勾勒出我们身边的众多职场形象和经常遇到的公司行为。我们会随着书中"海狮渔业"的跌荡起伏,观察海狮职员的众生百态,洞悉海狮渔业中各级领导层之间的磨擦与碰撞,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中效率低下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以及如何根治这种"肥胖"的企业病。它虽然集成了"快餐食品"的诸多特点,但是又不像那些"快餐食品"那样空洞和贫乏。由此不由得感叹,快餐做到如此,也就到了另一种境界。也许我们已经不能再把它称其为快餐了,它仅仅具备快餐的一些形式而已。就像真正玄妙的武功是"化繁为简"的,是对方"拔剑出鞘",而我已"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从"功夫"到《海狮职场浮生记》,我不由得想到:如果有更多的电影导演、图书编辑能够在满足消费者快速、高效的需要的同时,能够再承载上一些有意义的内容,那真是我们这些观众和读者的幸事,虽然这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辛和劳动。如果我们经常能够品尝到这种快餐,在酒足饭饱之后,也不由得口齿流香,回味无穷了。我们也就不会在匆匆忙忙中饱食了一顿"麦当劳"后,接着又发出了一声感慨--"哎,明天又该减肥了"。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