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CIO悖论

  在中国,首席信息官(CIO)可能是最难被定义的一个群体。CIO究竟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企业需要CIO?CIO在企业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一个角色?设置这个职位对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CIO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围绕这些问题,出现了很多悖论。

  最大的悖论来自于CIO的头衔名称。有些人在公司实际承担了CIO的角色,但却没有获得这个头衔。根据我们刚完成的2007年“定义CIO”调查,有接近40%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并没有设置CIO这一特定职位。而从我们接触的实际情况看,在中国真正拥有CIO头衔的人可能不会超过1万名,且多数来自于外资企业。那些实际承担了CIO角色的人,他们真正的头衔五花八门,比较多的称为信息技术总监,或者(高级)IT经理,有的则称为电脑部总经理、总工程师,甚至办公室主任。当然,还有一些公司任命了副总裁或副总经理来负责CIO的工作。

  有关CIO头衔的悖论,反映出了CIO定义的模糊,同时带来了第二个悖论:有了CIO头衔的人,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权限和职责范围。一方面,随着 CIO群体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重要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CIO的重要性,并开始设置CIO这个职位,但另一方面,很多 CEO并没有弄清CIO和CTO(首席技术官)的区别,片面地认为CIO就是搞技术的,只要和电脑有关的,就是CIO的事情。因此,很多CIO尽管也带了一个C的帽子,但在企业中仍然是处于中层管理者位置,并没有能够介入到企业的核心决策中。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还只能被动地响应业务需求,还谈不上主动地去引领业务的变革。

  有关CIO的第三个悖论,则是来自于CIO或承担CIO角色的这个群体的实践:IT如何才能和业务相结合。设置CIO,应该是企业的一个业务决策,而不是一个技术决策,但现在的情况是,恰恰是CIO在努力推动IT和业务的融合,而不是业务最高层。在“定义CIO”调查中,多数CIO认为,上任之初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定义一个贯穿于业务的IT策略”,接近16%的CIO认为这“非常困难”,15%的CIO认为“考察财务需求和供应商关系”这项工作“非常困难”;而对他们来说最简单的任务就是“理解岗位职责”。

  3个有关CIO的悖论引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新悖论:CIO是否会消失呢?这个问题在CIO圈中最为盛行,也有一些不知深浅的媒体发出了“CIO就像是当初的首席电力官,一定会消失”的论调。但在圈外,这个问题并没有引发很大的争论,或者说根本不是问题。就拿预算和预算批准的流程看,今年的调查结果反映出CIO正在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可和权限,这从侧面反映出,企业业务已经越来越倚重CIO的作用。

  其实,悖论的出现并不可怕,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中国真正建立起CIO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今年的“定义CIO”调查给我们带来的好消息并不少。比如:目前承担CIO职责的管理者中,已经有接近40%在业务线任职;接近40%的CIO每周都与CEO或公司其他高级管理层执行长官会面;超过40%的CIO表示去年技术购买的流程缩短了,或是自己所能掌握的IT预算增加了;……。

  其实,怎样的人才算是CIO,CIO应该在公司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媒体只能起到引导作用。CIO要从“T(Technology)型台”走向“I (Information)型台”,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企业业务一把手的推动。真正的CIO,最终还应该是企业的CEO和业务决策者们去定义。

来自信息周刊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