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大舍与大得

  我在这里说"舍得",不是说市面上流行的那种白酒,我是在说一本书。这本书叫《略胜一筹》,其中的一个章节就是"大舍才能大得"。

  这本书的作者是曾鸣,他现任长江商学院教授兼高层管理培训中心学术主任,同时受聘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是目前唯一在世界优异商学院讲授战略学的中国学者。

  尽管曾教授喝了很多的洋墨水,但骨子里中国的传统哲学还是忍不住要冒出来,他的新作中对舍得的论述就是例证。

  舍得,是十分有特色的中国语言,舍,是放弃,得,是获取,把两个截然相反的字眼砌在一起,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佛教,表现的是不舍则不得的意思。当然,文字的长期演变,使舍得更多的表达了舍去的意思,像我们常说的:你舍得吗?其实是指愿意不愿意放弃。

  尽管如此,我们在做哲学思考时,对"舍得"还是更多从它的本意出发。而我们在研究企业发展时,是离不开哲学思考的。

  深圳万科是一家知名的企业,万科董事长王石是知名的企业家。王石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开篇就说:在中国的企业中,万科以"做减法"、走专业化道路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但在曾教授的书中却有一个小标题就是:深圳万科的十年加法。

  看起来矛盾,其实是分别说了企业发展的两个阶段。万科从1984年成立,到1993年的十年间,从一个单一的摄像器材贸易商,发展为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等13大类,参股30多家企业,战线一度广布38个城市。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加法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中,机会是非常多的,换句话说,诱惑是非常多的。还有个理论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万科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加"起来的。盘子大了,利润却不见多,王石很苦恼。在1992年底,万科高层在上海开会,确定了以房地产为主业,专业化经营的思路。万科走上了"减法"之路。

  减法是痛苦的,尤其是减去正在赢利的项目,所以常有壮士断臂的说法。2001年,当有消息说万科要把所持有的万佳百货72%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华润时,很多人不相信,因为万佳的营业额已经超过沃尔玛和家乐福,居广东省第一位,而且还有发展潜力。

  但是,王石决定放弃万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万科本身的资源无法同时在房地产和零售业两个巨大的战场作战,而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相比,万科在房地产业更有优势。果断放弃万佳后,万科成为了纯粹的房地产公司,而这家房地产公司已经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龙头老大

  没有昨天的舍,就没有今天的得。万科的经验又一次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其实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记得中国有一部老电影《南征北战》,有一句台词说:要舍得打烂坛坛罐罐。在运动战中,背着沉重的负担,是难以打胜仗的。不知曾教授是否看过这部电影,但是,从他的行文中,我看到了他对战争的理解。他说:在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大多数选择"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模式的企业集团都会有一段值得怀念的好时光。但是,当激烈的竞争深入到每一个业务领域时,面对那些毕其力于单个领域的专业化企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将会发现,自己管理上所存在的矛盾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

  还是拿打仗说事儿,和平年代,背点坛坛罐罐没事,顶多是走慢点。战争时期,前有阻截,后有追兵,那些坛坛罐罐就会要了你的命。如果说,王石的十年加法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他发现"战争"来了,就马上轻装,那么,依中国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先加后减的好日子恐怕是没有了。可能没加完就先被压死了。以后的舍,大概不是有了以后再丢掉,而是经得住诱惑,根本不去拿。

  从一本书里挑出一个章节来介绍,看起来是偷懒,其实是为了把一件事说透。对于读者来说,一本书里有一个章节值得读,大概也会掏腰包去买的吧!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