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CRM市场供需分析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在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说的这么一句经典台词儿。

  没错。随着3月30日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3G学院项目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更加凸显了3G产业下一阶段竞争的重点将是人才。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拔掉了一根电话线,从而诞生了个人移动通信行业,而几乎在同一个时代诞生了另外一项革命性的技术——Internet。今天,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这两项伟大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当两个规模达到数万亿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增长神话的市场相融合的时候,人才缺乏成为了他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我们相信,3G的出现和进一步演进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将推动移动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快速融合,并为传统产业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而这必将引发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的划时代变革,并加剧移动通信专业人才的供应缺口。

  曾几何时,3G成为各个媒体所追逐、报道的热点,似乎不写点关于3G的文章就非主流媒体一般。在媒体的一番“热炒”下,3G产业的发展似乎有点忘乎所以。

  目前,围绕3G的话题越来越多。表面看起来3G产业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然而稍加关注就能看出,所有关于3G的讨论大多围绕技术、业务和应用方面,人们却忽视了对人才的储备,而这一点才是3G下一步发展的真正瓶颈。正如信息产业部苟仲文副部长指出的:“产业的长期稳定增长,人才培养是关键”。

人才极度短缺的3G时代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49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3.9%,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和智能手机市场,并且拥有世界上移动用户量第一的GSM网络和世界上移动用户量第二的CDMA网络。相关专家表示,随着3G步伐的加快,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要求不断提高、价值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扩展的趋势。

  随着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3G产业已经形成了一股国家投资、国际注资、高速发展的热潮,而这种热潮更加凸显了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

  权威专家预测:3G每年将带来100万个就业机会。从人才结构看,中国3G人才分布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大量的3G人才集中在少数企业。其中电信设备厂商网络了3G人才的绝大部分,为50.7%,其次是电信运营商,29.9%,其他3G相关企业的3G人才储备比例不到20%。另外,3G人才区域明显失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城市的人才拥有量就占到全部的79.9%。北京的3G人才储备占到全国的30.2%,上海列第二位为27.8%。3G人才区域分布的失衡将直接影响到3G的实施效果,尤其是在一些人才匮乏的地区,3G业务的开展,尤其是市场推广和业务管理将会明显滞后。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3G产业的发展,在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些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优秀人才比较缺乏等。

  中国网通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3G产业所存在的人才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型人才比重偏高,业务型人才比重偏低;本土型人才比重偏高,国际化人才比重偏低;技术单一人员比重偏高,复合型人才比重偏低;中间人才比重偏高,一线操作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比重偏低。而上述短缺人才正是运营商未来发展3G、推进3G的关键。

  因此,为了迎接3G时代的到来,各大厂商已经开始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但是从整个产业来看,3G人才的培养和判别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大量准备进入3G领域的相关人才既缺少系统的培训课程、专业的培训机构,又缺乏相应的资质证明,而被挡在门外。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将造成3G在大规模应用后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的混乱,限制3G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基础是人才。因此,3G产业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行业发展理念,正视3G产业人才不尽合理的问题。

3G人才荒不能仅靠“抢

  3G人才荒不能通过“挖人”解决。中华英才网副总裁张廷文曾在3G人才访谈中提出,解决国内3G人才的短缺状况,不能仅靠人才“抢夺”,企业应更加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

  随着3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3G发展步伐的加快,同时市场对3G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价值不断上升、需求人才领域也不断拓宽,3G人才的争夺战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介绍,由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强劲的成长性,因此目前国内不限于3G人才,整体来看,移动通信人才都处于短缺状态,人才总量不足已经对我国的电信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如果说运营商对3G人才还属于潜在需求,那么设备厂商的需求则最为现实。目前国内3G人才主要集中在几个较大的设备厂商当中,如华为、中兴、大唐等。面对3G时代数千亿的金矿,现有的这些技术人才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

  具备3G相关研发能力的人才,往往需要在移动通信工程技术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在3G上马呼声日渐高涨的现阶段,在人才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相互挖脚也就在所难免。

  对此,有行业人士提出“人才引进论”,希望借引进国外人才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来改善这一现状。张廷文则表示,应该客观看待这样的做法,单纯依靠引进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认为,由于3G行业的普遍技术门槛和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内发展现状,依靠从国外引进人才来解决3G行业人才短缺的状况无异于杯水车薪,行业和企业应该共同承担培养国内人才的责任,这样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其实,在国外3G区域市场,同样也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外的电信运营商虽然拥有2G/2.5G多年的运营基础,但3G的特色在于它的移动多媒体数据业务,由此在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结合下催生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开发人员不仅要懂电信技术,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面对问题,国外运营商和企业纷纷开始寻找解决人才短缺的办法。据了解,一般国外大的设备厂商、运营商都设有自己的专门培训机构,例如,NTT DoCoMo、沃达丰等运营商除了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外,还设有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而摩托罗拉公司所属的摩托罗拉工程学院,也推出了3G认证培训。可以说,国外在针对3G人才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同时,国外还设置有类似于学会的认证机构,以此来保证这些专门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如何突破人才匮乏困境

  随着3G商用帷幕的徐徐拉开,我国3G产业人才需求的形势愈发严峻。为此,信息产业部于日前在人民大会堂启动了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3G学院。该项目是由信息产业部主管、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起创办、由北京国讯铭仁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G学院)负责执行的首个优异3G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项目。

  苟仲文表示,该项目对培养实用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其他领域的实用人才也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据记者了解,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科研院所、企业和教育培训的优势,采用职业培训模式,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

  3G学院作为工程的10个紧缺专业之一,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引入了大量的学术资源,保障国家3G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学研相互转化,为项目推进提供了雄厚的知识资源保障。

  3G学院相关负责人详细的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学院的一些具体情况:“学院已经研发并向市场推出3G移动网络工程和3G移动增值业务2个专业,包括3G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短信开发技术等共14门专业课,填补了国内3G人才培养的空白,极大地完善了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内容缺憾。”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学院的课程体系应目前3G通信领域的人才需求结构设立,充分考虑了我国3G建设的论证成果和总体趋势,结合了当前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服务于产业建设发展。全部课程采用松散耦合结构,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结合在一起,兼顾学习成本。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弹性,以人才需求方为主、供应方为辅,综合定制、定向等多种手段,为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住的3G人才。

  也许有人会问,这种定向的培训是怎么回事?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3G学院已经和维多美雅集团、上海岳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九天音乐网)、上海易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听音乐网)、北京海正锦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快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了多家实训基地,并达成学员的就业承诺,确保学员能够学以致用。”

  “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是抓好新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在信息技术人才培训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苟仲文强调,希望项目承担单位精心协调、务实推进,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共同把项目实施好,力争取得明显的成效,努力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由此可见,3G学院的成立,为中国3G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带来了些许的启示。总之,人才战略是运营商和企业决战3G乃至未来的重要支点,而培训工程作为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各大运营商和企业未雨绸缪决胜3G的战车之轮——轮之不存,车安能进乎。因而,突破人才匮乏防线,才能助力3G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信息化。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