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麦德龙“考试”拔头筹 RFID网络架构显神通

【IT168 专稿】在麦德龙位于德国乌纳(unna)最繁忙的配送中心里,一次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测试正在紧张进行着。随着仓库管理人员的一声令下,上百家供应商贴着RFID标签的货柜和托盘将同时通过配送中心的36个出货口,每个出货口的RFID读写器采集托盘标签上的序列运输容器代码(SSCC),然后自动把数据传送到ERP系统内,与预先发货通知(ASN)上的电子数据交换(EDI)记录相核对。
 
“因为各个出货口的距离很近,RFID信号极易产生干扰。但麦德龙要求整个出库流程中RFID数据读取的准确率达到100%,并召集多家供应商参与测试,”美国Reva公司亚太区总代表沈一凡告诉记者:“这是一次异常‘苛刻’的考试。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99.2%的最高分。”
 
RFID应用面临三大技术瓶颈
 
Reva于2004年成立于美国波士顿。由于具有专业的RFID技术研发能力,这家年轻的公司已经引起了思科、SAP等行业巨头的注意。“思科向我们注入了资金和技术标准,SAP Ventures则提供了资金与战略合作资源,”沈一凡说,Reva的后发优势在于,我们有机会吸取别人的教训,找到RFID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他认为,目前RFID应用主要面临三大技术瓶颈:
 
首先是数据采集的准确率。RFID技术的精髓是无线交换数据,这个数据交换系统通常由标签(Tag,即射频卡)、读写器(Reader)、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由于环境的干扰,系统对射频数据的识别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多个物品堆积时相互干扰将造成识别率的下降,多个读写器多通道同时读取会产生“串读”,电子标签所附物品的介质不同也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对用户来说,数据是否可靠直接决定了RFID应用的投资回报率。”
 
其次,缺乏对RFID系统的有效管理。RFID技术的优点是数据能自动进行交换,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但这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RFID标签一直在发出射频信号,但它是否受到了干扰?用户无从得知;在信号采集的过程中,读写器很多时间都是在“互相协调”,传统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控制;读写器读取射频信号后,需要将数据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而跟踪这么多的数据对管理员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第三,应用的可扩展性差。在大规模生产场合,RFID系统需要涵盖多个设施和地点,并做到快速、重复工作,传统的解决方案很难经受住考验,大量的RFID数据甚至有可能使企业的网络瘫痪。沈一凡说:“在零售业,当你的RFID系统需要从1家店扩展到100家、的时候,技术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