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面对大食客 新浪抛毒丸

  神秘人士狂购新浪股票

    2006年4月13,新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文件,证实定居香港的德籍男士迈克尔·盖斯纳已收购了其343万股股份(约占新浪总股份的6.4%)。这表明此名男士已一跃成为新浪第二大股东,仅次于拥有18.43%股份的盛大网络。

    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顿时众说纷纭。结合围绕新浪的其它事件,不得不让人产生有趣的联想。首当其冲的是把它与3月份甚嚣尘上的TOM集团并购新浪的传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位德籍“神秘男子”是TOM的内线,也有人认为该名男子是为了协助某些新浪董事在股东大会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新浪,但至截稿时并未收到任何回应。自3月的TOM并购传闻之后(也有称此消息为新浪高层有意透露),经过媒体热炒,新浪股价一路攀升。在此时大量购入新浪股票,无疑是相当切合时机的,作为正常投资也无可厚非。但即便如此,连德籍人士都对新浪如此关注,更表明了它对投资者的诱惑力非凡。

    肥肉?孤儿?

    新浪一直都是华语互联网最大的传媒平台,也因为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新浪被众多投资者觊觎已成为公开秘密。最初股票上市时,新浪是为了圈钱以求得更好的发展,但这反而成为了其它传媒和有在中国扩大影响力需要的公司的并购突破口。

    从中华网到盛大,面对一个个大胃口的“食客”,新浪迫不得已抛出了毒丸,但这导致了其股权被彻底打散——毕竟对于一个不断发展、盈利良好的公司,任何投资者都会产生不小的兴趣。

    现在的新浪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股权的分散不仅导致了董事会人士变动频繁,也让它不得不疲于应付一波接一波的股票投资人。

    有人形容现在的新浪是一个孤儿,人人都想“领养”。为了结束动荡,新浪也需要一个稳定的“主心骨”,但董事会内分歧太大,要想齐心定买家谈何容易?

    绕不过的董事会

    毒丸计划是一种防止被强行并购的非常措施。当有人强行增持股份以致威胁到公司所有权时,股东有权以低于市价一半的股票大规模抛入市场,导致增持人股份被稀释,犹如吞下“毒丸”。换句话说,要想绕过董事会搞“突然袭击”,基本上只能赔了夫人(money)又折兵(并购失败)。05年初盛大收购新浪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虽然新浪股权分散导致管理层动荡不止,但要想因此揽其入怀也不容易。不过,这种局面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就看谁有能力把董事们都找来喝茶了。

    对于新浪“终极结果”的预测,让很多国人担心:如果有一天新浪不再姓“中”,这面中国门户网站的旗帜将飘向何方?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