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科、教、文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IT168 资讯】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6年2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要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构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就必须坚持不懈地从强化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大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教育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
  
  3月23日,为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引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关注,共同探究“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由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与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与《信息系统工程》杂志社承办的“2006创新中国高峰论坛” 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张志新等国家和部委领导出席了论坛的开幕式。政府领导、科技企业代表、著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自主创新道路选择、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大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文化、区域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阐释。全国各地政府官员、各高校校级领导及后备干部、全国地(市)县(市)教育局长共6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此次高峰论坛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为主题。在政策层面:中央党校李君如副校长对国家“十一五”规划与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了政策解读;在科技层面:科技部火炬中心梁桂主任对转轨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展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讲解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道路选择、呼和浩特市龚晓峰副市长分享了他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区域创新的切身体会;在教育层面: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讲解了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讲解了区域教育现代化中的创新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校长讲解了制度创新与文化自主创新、北京师范大学董奇副校长讲解了脑科学与创新思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副院长讲解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在产业层面:杰出华人科学家、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与大家分享“如何打造一个中国的Google”, Sun全球副总裁、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王星耀院长介绍了“开放源代码、开放标准与科技创新机遇”,北京新华富才软件有限公司CEO刘明宝介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拓展”。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自主创新、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大学自主创新能力、人才素质培养以及中华文化教育传统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使与会代表更加明确,必须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坚持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力量携手努力,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同志在贺信中特别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加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他主张,要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等方面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从创新中得到现实或长远利益的良好环境;在扶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扶持优势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又要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构建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网络;要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哲学和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所起的价值。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李君如副校长指出,未来五年的国内外环境总体来讲对中国是有利的,但是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资源和能源。传统的发展道路所可能造成的资源、能源短缺,将成为我们整个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发展,这个问题对未来四至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中,温家宝总理强调其中有五大任务是关系全局的,第一个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把解决“三农”放在各种战略的首位。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规划纲要对推进信息化,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能源原材料的建设和任务做了部署,规划了大批重大建设项目。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健全协调互动的市场机制,互动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四是规划纲要要求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能力。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求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发展的有利机制。这些任务表明,未来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我们坚持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战略。
      吴启迪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谓又快又好,我想至少有四层含义:第一是指发展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避免走单纯追求增长数量,而不注重效率的老路。第二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第三是指经济发展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加大社会发展的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相统一。我想这样又快又好地发展,在规划指标上面就不但重视经济指标,而且重视人文、社会、环境指标。特别是在指标问题上首次区分了预计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两大类指标。所谓预计指标是期望达到的指标,主要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所谓约束性指标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依法加强管理和服务来实现。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认为,自主创新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也不只是生产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科技界、企业界和文化教育界乃至全民族的共同使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应该发挥主体作用,科研机构应该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政府则应当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相互促进、充满活动的创新机制,同时构筑全社会支持创新的氛围。应充分发挥教育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地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从基础教育抓起,探索有益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同时应发挥大学自身优势,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直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直接参与到科学技术和哲学创新实践中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信息产业从大到强的跨越
      苟仲文
       
      信息产业部苟仲文副部长指出,信息产业部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为我国信息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工作来抓。一、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对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或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要加大政府资助和扶持的力度。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要集中资金和技术资源,加强基础技术和公共技术的研发。尤其是要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引导和支持基础技术、公共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三、要突出重点,优先发展软件、集成电路等关键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型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四、研究制定并实施国家信息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发展战略。促进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争取更多的国内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张志新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张志新同志指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
  
  第一,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引领作用和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第二,要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第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发展壮大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构筑自主创新战略下的国家创新体系
      梁桂
       
  科技部火炬中心梁桂主任在发言中对我国现存技术创新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主要还是集中在跟踪模仿,以市场换技术上。政府在管理上更多地是强调指南-评审-立项-验收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它抑制了市场体系下创新系统的形成。
  
  他强调指出,我国科技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通过体系性政策,确立政府的引导责任,纠正市场失灵,构筑市场体系下有效的创新系统。其目标是形成经济全球化下,持续的创新赶超能力。为此,他建议,在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市场利益导向和国家意志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政策组织上,要重建专门化机构,构筑协力体系,旨在形成结构合理的国家创新系统;政策和计划的方式:系统学习发达国家经验,构筑行为引导性政策、计划和组织体系及其研究、评估和纠正制度。
       
      立足自主创新 妥善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关系
      龚晓峰
       
      呼和浩特市龚晓峰副市长认为,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可以称之为产业大国、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强国。自主创新应该成为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冲锋号。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曾经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战略,但事实上并没有换来更多的一流技术,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民族利益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发达国家不愿意,也不会把一流技术转让给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于自主创新。他认为,除了“以市场换技术”这个战略外,我国还要增加几个发展战略,即“以市场换市场”和“以技术换技术”战略,特别是“以市场育技术”战略。过去,我国的市场还是一个潜在的市场,是一个待开发的市场,现在我国的市场正在变成一个现实的市场。这个市场我们要靠培育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尤其是关键的产品和技术去争取。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机制
      谈松华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研究员认为,培养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具有现代素质的各种人才,是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在构建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机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区域教育发展有两个维度。
  现代化是一个纵向的发展概念,区域是一个横向的概念。所以我们研究区域现代化,就要把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
  
  第二,研究教育发展机制,就要把教育系统放到社会大机制里面研究发展的机制,就是把教育内部系统和外部的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教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
  
  第三,就教育而言,一方面要实现优质教育的充分发展,一方面要向社会延伸,带动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第四,研究与实践。在区域发展上要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良性的决策机制,应该由研究者、决策者、实践者这三个群体之间互补和合作。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大学创新能力提升
      王树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在演讲中指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大学肩负着三个历史使命。第一个历史使命是,如何帮助农民提高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当中的人才素质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当中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当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也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涉及到一些人才素质的问题。第二个历史使命是,如何主动和社会相结合。如何来用大学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来推动我们工业的现代化。第三个历史使命是,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掌握代表未来发展前沿的尖端技术和高新技术。大学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首先要考虑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那种单兵作战、个体作业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其次,对于大部分院校来讲,创新体系建设必须要考虑如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培养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
       
      制度创新与文化自主创新
      徐显明
       
      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校长在发言中认为,制度创新就是用一种新的体制打破旧的束缚,打破旧的行为模式的变化。行为模式的变化就是制度创新的开始。制度创新又存在三个支点。第一个支点是制度理念。“以人为本”是迄今为止被选择的理念当中最好的一种制度理念。第二个支点是价值支点。自主创新的本质就是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和重新组合。第三个支点就是处理好权力关系。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重新调整权力关系的过程。文化创新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所确立的一个新概念,主流的文化可以界定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文化是科技文化。这种文化的弘扬程度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状况。第二种文化是人道主义文化。第三种文化就是权力文化。创新文化应该是从用权力的文化来构建我们现在的制度。然后用制度塑造我们的行为模式。用我们的行为模式形成我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这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新的文化。
       
      如何打造一个中国的Google
      李开复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以Google的发展为例,指出,企业持续创新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企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二是企业要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机制。三是要建立平等互重、既创新也实干、既透明又客观、利众又不乏激情的创新文化。四是塑造吸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氛围。使命是创新的理由,机制是创新的方法,文化是创新的态度,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核心。
  
  使命是创新的理由
   
  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天下的信息,让人人可用、人人受益。首先,一个使命感会让员工觉得非常振奋,让他的工作有了意义;第二,他可以据此帮助评估公司每一个重要的抉择。很多人认为Google是一个搜索的公司,其实我们有超过50个成功的产品,它们的共同性都是在使命上。使命感让员工有一种主人翁感,也有一种理想的感觉,觉得是在为世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机制是创新的方法
   
  人类在过去的四五百年来,创新的机制有相当大的改变,其中主要有四个模式:
  
  第一个可以叫做象牙塔式。在工业时代之前,比如说当牛顿发明了地球吸引力的时候,当时想到一个理论就可以公开出来,探讨这个理论是不是公正和合理,让别人决定这个理论的存在。怎么使用我不管,跟我没有关系。
  
  第二个是由科学家来全盘主导。我想到一个新的想法,自己做成产品——爱迪生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这么做,在工业时代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科学家不理解市场和用户,造成产品最后可能的失败。
  
  第三个称为脑子出租式,在硬件和硬件服务的时代非常普遍。许多公司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产品推销出去,了解客户需要后,甚至有公司会认为研究员也可以出租,按小时收钱。这么做的好处是研究员的工作可以得到真正的效益,因为他做的就是用户要求的,但缺点在于他创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非常有创意,甚至可能是很不情愿、没有激情的。
  
  第四个是研发互动式,往往出现在一个软件企业,也可以说是传统的IT软件行业中。它得到了一些成功,但也有很大的代价。研究员总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所以别人应该听他的;产品人员又会说自己是赚钱的,是帮公司做有用的产品的,所以要听他的。这往往需要公司很多领导的时间去协调。
  
  这四种方式都各有适合的时间和其利弊,而Google的机制和它们又不一样。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它是海量的,任何人都是获得任何信息的渠道和载体;它是时时的,我做了创新,明天你就可以使用;它是残酷的,竞争非常快,我有创新而你没有更好的,用户就会马上跑到我这儿来。Google的机制是研发后合并,它要求每一个员工既能创新又能实践,把互联网当做实验室,之后用户会非常快、非常即时就用到你的创新,而且没有摩擦磨合的过程的。
  
  文化是创新的态度
   
  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一种态度。Google公司大部分办公室没有锁,任何人都可以进,而且很多人分享一个办公室。有一天一个工程师跑到CEO的办公室来说,我决定做你的室友,然后就和他做了三个月的室友。这样的例子很多。员工们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平等的公司,一个创新实干的公司。在公司里,我们要制造一种创新的气氛,让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能够创新,让创新的精神成长起来。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
   
  创新的源头还是人才,有了最好的人,有了有经验的人,一个公司才真正能够创新。因为创新不是靠制度、文化或使命可以做的,它们只是调动人才创新的过程而已。
  
  适合Google的好人才是有激情的工程师,但如何找到这些计算机专家呢?第一要做创新实践者的乐园,要让所有的员工都知道,在公司一切都可以自己动手做,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能力;第二,把今天的创新明天就推出,给了工程师另外一种满足,觉得工作是有意义的,是能改变世界的——今天做了这个工作,明天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亲开始使用,这对他可以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是技术,没有管理没关系,但如果没有工程师,Google就彻底完了;第四,要有非常好的学习培养的机会。Google不重视学历,只重视每一个人是不是想学习、是不是有潜力、是不是有能力、是不是能创新、是不是能实干。
  
  企业要塑造自由创新的氛围、要杜绝“学而优则仕”的过时思想、要给每个员工学习的机会,要为员工提供新颖的环境和优厚的福利。只有这样,企业持续创新才能成为可能。李开复博士建议,一个基业常青的中国企业必须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知道企业为什么要存在,企业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现今中国最需要的自主创新的公司。第二,科研的机制必须是平等客观的。第三,要重视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实干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头衔和工作年限。第四,要努力增加更多的科研经费,吸引世界级大师参与企业的教育、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员工才能得到更加快速的成长。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