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双核引爆“平民化”点燃“核战”

  【IT168 资讯】双核并非新鲜话题,在RISC领域,IBM早在2001年就推出基于双核的POWER 4处理器,随后Sun和HP公司都先后推出了基于双核架构的UltraSPARC以及PA-RISC芯片。但是,由于产品制造成本高昂,此时的双核多应用在气象、能源、电力、金融、电信等大型行业、企业中。随着2005年双核在x86领域的出现,双核犹如“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且有用户已经开始对双核表示出浓厚兴趣和强烈需求。
  
  “核芯”正在悄然改变
  
  从大型主机到小型机,再到PC,硬件以及芯片产业正在飞速发展,64位、双核、VISTA、SOA等新名词不断刷新着人们的IT意识。而这一切均来自IT使用者和IT管理者对更快、更高、更简单、更方便的IT溯求。
  
  x86下的“双核”在仅仅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以至于有些厂商乐观地预测,在2006年底,IT产业将全面进入双核、多核时代。Intel就是其中之一,Intel预计: 在2006年将有超过85%的服务器处理器采用双核或多核架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双核还仅仅是一个概念,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双核。
  
  简单来说,双核处理器就是在一个处理器基板上集成两个功能相同的处理器核心,即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芯片中。
  
  这一概念和应用最早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昂、应用领域专注,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至去年Intel和AMD相继推出x86双核处理器,双核才真正被人们所关注和熟知。
  
  Intel和AMD几乎是在去年同一时间向外界发布双核芯片产品,不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市场策略。Intel首先推出的是一款针对个人用户、频率达到3.2GHz的至尊版奔腾处理器840;而AMD则更看好双核芯片在服务器领域的前景,首先推出了拥有双内核的Opteron处理器。
  
  另外,IBM在2005年也联合SONY公司推出了它的双核新品Cell,它是为Playstation游戏机研制的,也可以用于计算机,主要面对多媒体应用。Sun在2005年也发布了UltraSparc T1多核处理器。
  
  业内人士指出,双核、多核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并且确确实实能够带来单核以前无法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性能。一方面,单核处理器的发展确实遇到了瓶颈。Intel平台应用创新同盟经理赵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传统通过提升工作频率来提升处理器性能的做法目前面临严重的阻碍,高频CPU的耗电量和发热量越来越大,已经给整机散热带来十分严峻的考验,而双核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点。AMD中国区计算产品部高级市场经理唐志德表达了类似观点:“提升处理器的主频将导致功耗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引入双核架构将全面增加处理器的性能。Intel公司的赵军认为,双核对性能的提高可以达到70%,但AMD的唐志德却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说性能上确实有很大提高,但只是部分性能能够提高70%甚至更高,整体性能提高则在20%-30%左右。
  
  “真伪双核”只是一场戏
  
  2005年底乃至现在,一直在泛滥着“真伪双核”的声音以及Intel和AMD就对方产品的诟病。
  
  唐志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真伪双核”事件给予了一定澄清,“我们并没有说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我们只是既从价格优势又从性能优势来说明我们AMD的整体优势,因为我们的价格本身就比较有优势,同时我们强调我们性能上的优势。”
  
  唐志德说,AMD处理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添加第二个内核,两个CPU内核使用相同的系统请求接口SRI、HyperTransport技术和内存控制器,兼容90纳米单内核处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脚接口。而Intel的双核心却仅仅是使用两个完整的CPU封装在一起,连接到同一个前端总线上。可以设想,这样的两个核心必然会产生总线争抢,影响性能。不仅如此,还对未来更多核心的集成埋下隐患,因为会加剧处理器争用前端总线带宽,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瓶颈——这是由架构决定的。
  
  赵军对“真伪双核”的声音也做出了积极回应,他说:“首先,如果我们不是双核,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其次,从集成的角度来看,业界通常把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分为“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形态。例如通过将多台计算机组成集群的方式来增加计算机系统处理器数量以提高计算性能的做法就是一种相对比较松的耦合。Intel和AMD的双核处理器,以及未来的多核处理器实际上都属于CMP架构一个芯片集成多个处理核心,所以都是双核。”
  
  那么,AMD指责的核心:“Intel双核处理器可能出现前端总线资源争抢”问题存在吗?赵军认为,AMD并不了解Intel的产品和Intel未来产品的技术走向,AMD曾经指出奔腾至尊版是两个核心共享一个二级缓存,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
  
  但并非只有AMD一方在到处“忽悠”,Intel内部人士最近也拿出一家第三方最新的评测数据,称AMD双核产品在执行多任务时的低性能。
  
  业内人士认为,这场恶斗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标准的匮乏,缺乏标准也就意味着根本无法定义到底 “谁的双核更好”。但可以肯定的是,CMP的原意就是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在这一点上AMD与Intel并无分别。
  
  实际上双核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5年前就已推出,之所以到现在还未普及,一方面是以前主要应用在高端并且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推广力度不足。这次推广的主力——Intel和AMD均长期在个人消费类市场打拼,市场销售经验充足,深谙“口水战”的好处,这不仅可以促进政府、企业、个人对双核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双核的知名度。
  
  双核并非终点
  
  双核很有可能较快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双核并不是“终极”,仅仅是一个“开端”。在追求更快速度、更低功耗、更高性能方面,Intel、AMD、Sun等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未来的PC、服务器、笔记本均进入多核时代。
  
  业内人士认为,在这场芯片战争中,AMD已经占据一定时间优势。2005年,AMD从低端到高端的双核产品已全部推出,2006年更多的是对产品进行优化。唐志德表示,2006年,AMD将会对双核产品性能进行大幅提升,并且将采用60ns技术。另外,AMD将于2006年底展示4内核Athlon 64处理器,4核处理器将在2007年推出。
  
  Intel服务器平台部亚太区平台市场营销经理吴定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安腾Montecito会在今年年中推出,目前为止,正在做一些论证、验证的工作,性能会有所提高。Montrale是Montecito的下一代产品,Montrale在一年以后推出,在两年之后,Intel会推出多核的Tukwila。而目前我们的客户群已经拿到了Montecito的样机。”
  
  Intel平台应用创新同盟经理赵军强调,处理器对于目前的电脑来说,已不是决定其性能的惟一重要组件,芯片组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关键。这就好比宝马车,没有好的传动系统以及外挂零件,宝马发动机再好也没有用,只放在“拖拉机”上无论如何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Intel讲均衡技术,主要放在平台上,内存技术,显卡技术中很多标准是Intel创新的。“做多核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平台的问题,服务器厂商不需要一直更新他们的主板,主要稍微调一下就可以。我们会利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来设计新的产品,争取给用户以最超值产品。” 对于平台应用,AMD似乎也“情有独钟”,在2006年初,AMD推出了Live!平台。
  
  但芯片厂商中,IBM似乎有些特立独行,并不想太多地在双核、多核市场中混战,在最近召开的国际Solid-State Circuits大会上,IBM展示了它的全新Power 6系列,该芯片的速度从4GHz到5GHz不等。IBM计划将该芯片在2007年投入生产。但这一计划违背了当前芯片市场的大环境,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摒弃一贯坚持提速的原则,转而投向多核阵营。虽然单独一块芯片的速度较低,不过通过多核技术,芯片产品的速度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IBM的这一举动无异于挑战业界共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双核、多核正在成为主流,而使其迅速发展的原动力则来自多任务、多线程软件的日趋成熟以及用户对速度以及处理能力方面的强烈需求。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