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蓝光照亮企业光存储

  IT168 资讯】谈及企业级存储,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磁带机、磁盘阵列。相比之下,光介质存储似乎始终不入主流。但最近消费类光存储领域内,新一代DVD标准之争的升温,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光存储在企业应用中的价值。
  
  很多人认为,DVD等光存储产品只有在家电等消费类市场上才能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因为光存储在稳定性和存放持久性上拥有巨大优势,所以银行、电信、军队、广电、医疗、航天、勘探、档案等很多需要安全可靠地保存大量历史资料的行业都对光存储青睐有加。而且国内已经有专门为企业提供整套光存储解决方案的厂商。
  
  关于下一代DVD标准的争论,在2005年给了那些关注IT业的人们以足够的谈资。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从2002年开始,就在分别以索尼、东芝为代表的Blu-ray和HD-DVD(High-Density Digital Versatile Disc)这两大阵营之间展开了。
  
  2002年2月,索尼等9家公司率先将蓝光技术(Blu-ray)作为下一代数码光盘的规格。同年8月,东芝、NEC等厂家也宣布将HD-DVD作为下一代数码光盘规格。从那以后,在“一流厂商卖标准”的信息产业大环境下,面对“标准”——这个DVD发展的“死结”,厂商们都摆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也因此一直没有停止过。
  
  当前流行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的红色激光和数字光圈为0.6的聚焦镜头,盘片厚度为0.6mm。而基于蓝色激光(Blue Laser)技术的下一代DVD标准,蓝光(Blu-ray)和HD-DVD则都采用波长为405nm的蓝紫色激光。
  
  其中,SONY等公司所倡导的Blu-ray技术通过广角镜头上比率为0.85的数字光圈,成功地将聚焦的光点尺寸降低到极小程度。而且Blu-ray DVD的盘片结构中采用了0.1mm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可以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
  
  蓝光DVD单面单层盘片的存储容量被定义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当前红光DVD单面单层盘片容量(4.7GB)的近6倍。这仅仅是单面单层实现的容量,但就像传统的红光DVD盘片一样,蓝光DVD同样还可以做成单面双层、双面双层。
  
  HD-DVD标准是与其竞争对手蓝光(Blu-ray) DVD类似的高清晰度标准,它同样使用了相同的CD(Compact Disk)尺寸(直径为120毫米)。不同的是,HD-DVD盘片格式的保护层为0.6mm。注意,0.6mm的保护层厚度与现有的红光DVD是相同的,这意味着HD-DVD标准对现有DVD生产线的良好兼容性,同时这也成为了其相对于蓝光标准的一个明显优势。
  
  芯片厂商眼中的蓝色激光
  
  两大阵营吵起来没完,但是用户们似乎等不及。争执了三年仍无结果之后,一些设备提供商们终于使用了最折中的方法,就是同时支持两种标准。2006年1月4日,通讯芯片提供商Broadcom公司第一款完全支持Blu-ray光盘和HD-DVD媒体播放机的高清晰度解码器芯片Broadcom BCM7411D HD A/V与公众见面了,该芯片符合Blu-ray和HD-DVD两种格式,并可实现高清晰度视频在蓝激光光盘媒体与驱动器上的刻录和播放。
  
  厂商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没有耐心,实在是因为两大DVD标准阵营之间的较量过于持久,就像Broadcom宽带通信集团业务拓展部副总裁Don Shulsinger所说的一样,“我们开发这款芯片的主要目的还是顺应市场需求。我们是希望两种标准能够融合成为统一标准的,并不愿意看到两者的竞争。”但他也说,“如果说一年前我们还会认为两者有可能会形成统一标准的话,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不好做出这种推断。因为两种标准都已经推向市场,所以现在这种(合并的)可能已经没有了。”
  
  标准制订者之间的争执往往给设备和技术提供商带来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们要对两种标准同时进行支持。这无疑会增加设备提供商们的研发成本,设备厂商们的产品也很可能在标准之争取得进展的时候,一下子变成“过渡性的产品”。
  
  但是,如果标准制定者们决定死拼到底,恐怕设备厂商们也只能咬紧牙关耗下去。Don Shulsinger表示:“只要市场上存在两种标准,Broadcom就会对两者都进行支持。”
  
  很讽刺的是,标准本身发生变化并不会对芯片开发造成太大影响,芯片研发成本增加不会特别明显,反倒是标准本身的改进会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这样看来,蓝光与HD-DVD的持久战如果进行下去,那么被托跨的不会是设备提供厂商,反而恰恰会是两大阵营中的一个。因为一旦有一方在竞争中显出要倒下去的趋势,甚至是稍稍有些疲惫,同时支持两种标准的设备提供商们恐怕马上就会倒戈。Broadcom公司的观点就是这样——“如果将来其中一种标准超过另外一种,那么Broadcom可能将会对某一方进行更多的支持,而从另外一个标准中相对撤出部分精力。”因此仔细考虑一下不难猜到,两种标准归根结底还是会走向融合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企业对蓝光存储的应用
  
  Blu-ray DVD和HD-DVD两者之间的激烈争夺,显示了厂商们对于消费类光存储市场的重视程度。
  
  目前,消费类光存储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因为毕竟企业用户的数量与普通消费者的数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厂商们正是看好了这一商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但与此同时,企业级市场并不会被消费类市场的“热闹场面”掩住了光芒。消费类市场上DVD话题的不断升温,恰恰会引起人们对企业级用户如何利用光存储技术的思考。事实上,不少厂商一直看好并坚守着企业级市场的阵地,把企业用户作为紧盯的目标。
  
  上海戴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专注于网络光存储系统的软件及相关应用研发的公司之一。该公司技术总监马劲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光存储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至少银行历史票据保存、档案数据保存、医疗PACS系统、石油勘探数据、实验数据保存、商业文档及邮件保存等等都会是光存储解决方案的用户。
  
  实际上,企业光存储对基于蓝色激光的技术的市场应用比消费类市场上出现得更早。Blu-ray和HD-DVD毕竟是经过了三年多的吵吵闹闹之后才在最近把其各自标准推向市场应用的,而在企业级市场上,早在2003年,PLASMON公司开发的基于蓝色激光(Blue Laser)技术的专业光学存储解决方案UDO(Ultra Density Optical),及其第一代光盘产品——30GB的UDO盘片就已经上市了。
  
  目前,UDO也是一套基于蓝色激光技术的光存储解决方案。最初,PLASMON公司第一代的UDO技术采用了常规的红色激光,而在第二代之后的新产品中,才采用了基于波长为405纳米的蓝光Blu-ray技术。而且与Blu-ray DVD的盘片结构一样采用了0.1mm厚的光学透明保护层,同样可以起到减少盘片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倾斜而造成的读写失常的作用。
  
  企业级存储分为很多种,但无论是在线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光存储在这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应用中都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在线存储通常为高速磁盘阵列,但是由此而来的大量数据的备份工作却可以利用光盘库和可擦写媒体(例如:UDO、DVD-RAM)来实现。光存储此时就派上了用场,光盘库可以结合自动化的备份软件定时自动备份数据,并且按照一定策略将过期文件删除以释放空间给新文件使用。
  
  近线存储通常数据量非常大,它们被访问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会被随机读取,同时又必须需保证被长期安全可靠地保存。而使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都不能满足长期保存得需求,磁带无法满足随即访问的需求,因此光盘库自然就成为近线存储的首选。首先由于光盘的非接触读写特性,保证光盘再反复地读写操作中不会磨损;光盘的随机访问特性加上光盘库的自动化操作方式给企业用户带来了安全便利的近线数据访问。
  
  对于离线数据,当然是需要长期保存的。而硬盘是不适合做离线数据保存使用的。同时磁带对于保存环境的要求(必须恒温、恒湿、避免灰尘),以及对于周期维护的要求(定期倒带、定期复制,防止磁带粘连、磁粉脱落)也不太适合用作数据长期保存。而光盘片的保管对于环境要求并不高(避免强光照射),也不需要定期维护,因此它非常适合长期保存数据。
  
  光存储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向下兼容。磁盘和磁带发展了很多年,已经有很多格式不再兼容了。数年前备份的数据很可能找不到能够读取的装置。而光存储的介质物理形态都是兼容标准12cm的光盘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数据读取技术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从而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可访问性。同时对于光盘库而言,升级工作无非是更换驱动器及相关的软件而已,可以极大地保护用户的投资。
  
  总部在美国佛蒙特州的伯灵顿Chittenden公司就是走光盘备份路线的公司之一,这家银行控股公司一直使用一款PLASMON公司的G系列UDO库来存储财务图样和报表,一般来说,他们会在网站上保留一套光盘的拷贝,而把另一套存放到线下。
  
  Chittenden的应用支持经理史蒂文·琼斯(Steven Jones)指出,在银行业,根据美国政府的规章制度,大部分的数据都要保留到7年以上。抵押业务的数据在贷款生效的期间都必须保留,期限可以长达30年。他说:“光存储是一种永恒的介质,我从事的是一种规范的行业,因此存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下一代DVD标准的争执与讨论,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存储技术进步的促进,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光存储,特别是以蓝色激光为代表的新一代光存储的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于企业级光存储应用的联想。只是不知道这束蓝色激光能否照亮企业级光存储的前途。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