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在一夜间,在中国忽然冒出了几百家做协同软件的企业。这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在王志东的心里最明显了。作为最早提出协同软件概念的人,王志东深有感触的说,和四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协同软件了,不仅仅在企业用户方有更多的人对协同感兴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协同厂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了协同已经迎来了它发展中的春天。
刚刚进入2006年,各协同软件提供商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成熟的案例已经给潜在的客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我们有理由相信,协同软件在2006年要掀起一个小高潮。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协同软件相关厂商超过500家,这里面包括了传统的OA,新兴的工作流(含业务流程管理)、即时通讯,以及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等广义的协同应用软件。在这些软件产品里有100多款软件相对成熟,其中以OA应用为主,并且有一半以上采用了国外的Domino、Exchange等协同软件平台。
协同软件乱云飞渡
2004年我国IT市场增长17.3%,市场规模接近3200亿元,软件和服务市场增长23.4%,规模突破1100亿元。从结构上看,软件与服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软件和服务市场占IT市场的比重预计将从2004年的36%增长到2006年的40%,这将大大改善IT市场结构,提升企业应用效率。
从2004年到2009年中国的IT投入用户结构方面,一直是中小企业为主导,从2004年的33%增长至2009年的40.2%。但是中小企业对于协同软件的需求目前还不是很明确,需要协同软件厂商的逐步引导。调研显示,目前的中小企业对协同软件的认识不足,54.6%的中小企业不能分辨OA系统以及协同软件的不同之处。36.8%的中小企业认为协同软件是更加高级的OA系统。只有2.5%的中小企业可以清楚分辨协同软件的各项功能。其他的中小企业则把协同软件混淆为ERP等其它软件。
王志东回忆到,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协同软件开始"井喷式"的出现,大量的协同应用软件产品涌现在企业面前,一时间让人有些乱云飞渡的感觉。从软件系统架构上讲,协同软件,可以分为协同平台、协同工具和协同应用。在协同平台上并使用协同引擎开发的应用软件,就具备了协同功能特征,成为协同化应用软件。在协同架构和引擎上可以开发出各种企业级应用软件,可以是协同办公、协同商务,也可以是其它的协同管理软件。从技术层面来分析,真正的技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多企业同时开发出来,成熟的产品更不可能如此因缘际会同时出现在企业面前。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概念上的"搭车",第二种是领域里的圈地。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源于企业级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和协同软件市场极其诱人的前景。
但是有专家说,真正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体现价值的产品不超过20款。一般来说,协同软件要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的全方位的协同,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以业务为目标,有效组织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提升效率,是协同软件的价值所在。目前绝大多数公司不能实现充分的工作协同,因而只能对仅仅20%的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真正的优化与管理,而另外80%的有用资源,尤其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客户信息,则分别残留在电子邮件里、内发的文件中、从网络下载的各种页面上,以及由企业应用程序生成的报告里,不能产生价值。
面对现实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协同软件,王志东说,协同是一个泛概念。甄别真假协同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是否体现了网络、软件和通讯三者的结合。
信息化也要刚柔相济
企业从追求效率到看重效力,突出了在以ERP、CRM等刚性管理的现状下对协同体现的柔性管理的渴望。协同软件和ERP、CRM等是刚柔相济的关系。王志东解释道,ERP和CRM等运用成熟的一些应用软件,更多的是从流程控制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其管理思想更多的也是让使用这些软件的人来服从于软件本身,也就是说突出的是制度化,是一种刚性管理。这就导致了对人性化重视上的软肋,也是对柔性管理的缺失;协同软件恰恰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作为以柔性管理为核心思想的协同软件,一定会成为和ERP、CRM等一样重要的应用软件,二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当然,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轻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制造业,它对流程的要求更为强烈,所以,刚性管理占的比重要大一些。
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其效率最低的环节,这就是瓶颈效应。王志东认为,在"产品为王"的时代后期,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应用,开始为企业组织的效率提高助力。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企业应用的特点是单点、个人和单个业务线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协同还处于信息整合层面,而且还是处于单项任务的信息整合——信息汇集和整合处理,这是协同的最低层次,甚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典型应用为CAD、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财务电算化等。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广泛传播,使得企业能够迅速获取新技术和生产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出现。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和竞争力因素开始偏重于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这使得企业进入了以"流程规范化"为标志的"业务流程管理"时代,此时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为各类MIS、工作流、SCM、ERP、CRM等。相对于此前"产品创造效益"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源创造效益"的时代。而企业级软件的典型代表则是"企业资源规划",因而这一时期也称为企业级应用的ERP阶段。与此同时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条主线,这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实际上一直是协同技术核心——沟通的基础和平台。网络技术使得企业协同进入了接入和互联阶段,这使得企业信息资源的协同具备了条件和实现工具。此时虽然企业级管理软件还因为业务领域和职能部门的区隔,在数据信息和应用上处于以部门和业务为中心的"独立"状态,但是在这一个个"信息孤岛"之间已经具备了联接的条件。通过互联网接入这些企业系统完全可以跨越广阔的地域,虽然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关联,但毕竟难以实现真正的信息同步与共享,且完全是以业务信息流程为中心的,即使做得最好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信息资源的协同而已。随着企业的运营管理理念越来越重视人和人的行为,团队精神和协作被认为是提高企业效率和创造性的根本,此时协同软件应运而生。
此时协同软件的出现就有了明显的必然性,首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软件、网络与通讯技术的融合是IT发展必然趋势。依靠这三大技术及其依赖的硬件与电信基础设施的成熟,协同软件将水到渠成。
在此之前,OA应用专家吴克忠教授就曾经指出,协同应用软件指的是帮助企业实现协同化管理和办公的最终应用软件。新一代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个人或组织用来实现沟通和协作的应用软件。 基本要求是支持为群组协作的目的而进行的通讯、信息交换、进程安排与项目跟踪以及人员管理等工作。包括协同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协同应用软件三种类型。
他指出,动态管理、动态团队使得过去以静态方式下工作的像ERP、CRM软件就不能适应新经济、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了,只有协同性强的软件与协同要求强的动态环境才相匹配。而新一代协同软件正是这种时代下必然要出现的产物。
在高速度发展的新一代协同应用市场中最典型的、也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便是新一代OA。我们相信,随着协同应用的日趋成熟,新一代OA给传统办公自动化带来的变革必将掀起信息化领域的新高潮。
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发展的新需求,促使新一代协同软件的诞生,它具有整合、个性化、实时、标准化,新架构等特征。人们关注的正是这种新一代的协同软件。新一代办公、协同政务、协同商务等协同应用,以及工作流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信息门户等协同平台,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远程视频、流程编辑器等协同工具,组成了新一代的协同软件。
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
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经历过ERP、CRM等应用软件的实施之后,很多CIO不时有人要适应软件的感受。反思之后,他们开始对以开放性和柔性管理为核心的协同软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CIO想知道协同软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能对企业产生多大的效力?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这就涉及到了协同软件厂商的推广策略了。
谈及对协同软件的推广和传播,王志东的看法有些出人意料:"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
五年来,王志东在提出协同概念,并积极传播这个理念上没少下功夫。到后来王志东认识到,单纯的理论传播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他从微波炉的推广上得到了灵感。在现代家庭,微波炉成了家电中的必需品,几乎每一个家庭主妇都会正确而频繁的使用微波炉。它的方便和快捷让家庭主妇们对其形成了依赖。可是,在这些使用者中,有几个能说出微波炉的使用原理?又有谁能知道微波是怎么产生的?微波又是怎样把食品做熟的?微波炉生产厂商显然没在这方面做文章。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出售微波炉的时候,随赠一份微波食谱。里面精美的菜肴的加工步骤写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诱惑下,使用者自然会欣然接受了。
因此,作为企业的CIO,其实不需要知道协同的起源,协同的原理;他只需要知道这个应用软件该怎么样正确使用,使用它能有多大的收益,能为企业解决什么现实的问题,这些就足够了。
王志东说,榜样的作用很重要。当成熟的典型应用被企业用户所追捧的时候,协同的推广也就找到了借力之源。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对于协同软件来说,肯定会迎来一个高潮,但是2005年的调研显示,目前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用户计划购买协同软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69.2%的用户处于观望的阶段,这说明目前的协同软件与OA系统的比较优势体现得还不是很明显。虽然在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的协同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很理想,很多协同软件公司都是通过渠道来宣传协同的理念,但是目前的渠道商也是良莠不齐,真正能耐心为用户讲解协同理念的渠道商并不多,主要是很多渠道商看重协同的高利润而已。这对于中国协同软件的发展也是一种制约因素。
如此看来,要让CIO知道协同可以为企业信息化解决哪些问题,做到"知其然",协同软件提供商需要做的还很多。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