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Web 2.0烧钱

    IT168 资讯】在中国,但凡参加一次有关Web 2.0的研讨会,你首先要做出两种选择:一个是带足100张名片,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网络精英,有太多新的面孔。另一个选择是你可以一张名片都不带,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空想者,“凭借一个想法,就想融到百万美元投资的人比比皆是”。Web 2.0的聚会有时候对于创业者来说更像一场幻梦。
 
    Bokee.com计划上市”已经成为圈内尽人皆知的事情,传说李学龄拿到雷军几百万无投资开设gougou.com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那个曾经创立Chinaren.com的陈一舟,为了去掏美国光纤市场的金矿暂时离开中国,但今天他又借着Web 2.0重新杀回中国市场。
 
    Web 2.0的鼓吹者,正在成为互联网的新贵。什么社会型网络、六度空间、长尾理论,这些没几个人可以弄清楚的词汇,正在成为Web 2.0市场的代名词。
 
   干柴无处可寻
 
    风险投资者们对待今天的Web 2.0,保持着异常清醒的头脑。“不要对我说你有一个天大的好想法。我一天不知道要接到多少个这样的电话。”一位从事互联网风险投资的人士说道。并非是风投并不看好互联网的未来,只是在他们的脑子里从来就没有什么Web 1.0还是Web 2.0。
 
    如果哪一个人对那些风投者们说,他有一个好的Web 2.0创业计划,那些风头者顶多是对他们笑一笑。“盈利模式”仍然是风投者最为看重的东西。无论是博客网站(BSP)还是社会型网络(SNS),至今人们只是看到他们所聚拦的人气还不错,但如何将这种人气转换成盈利,无论是创业者还是风投者,还都没有看清楚。
 
    国外一些博客发烧友,就对目前所谓Web 2.0发出了尖利的批评。他们认为无论是写博客还是读博客的人,大多是一种个性化的发泄。其给互联网所带来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其次,那些建立朋友圈社区的网站,其实很难真正统计到他们网站的用户到底有多少人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我很难想像仅仅是为了和几个陌生人建立联系,会把真实的信息泻露在互联网上。”
 
    此外,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深思。那些嘴边不时提到Web 2.0的人士,大多并未真正的在进行网络创业。绝大部分的Web 2.0鼓噪者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新兴的概念来圈一笔钱。
 
    所谓杀手级应用 已是陈年往事
 
    即便是对Web 2.0光明前景深信不疑的Tim O’Reilly,也不得不在其列举Web 2.0事例时将那个早已被封杀的Napster拿到桌面上来。殊不知,当Napster解禁之后,虽然P2P软件一路风光,但Napster这个软件已经成为互联网的过眼云烟。即便到现在,媒体上仍然有关于P2P软件,由于侵犯知识产权而被送上法庭的消息。
 
    环顾四周,那个被许多人冠之Web 2.0头衔的Google.com,其自身却从来敢去趟这个混水。慢热型的博客网站,现在已经成为Web 2.0世界里面最为风光的一员。在经历了一段热炒之后,人们现在意识到博客网站不可能像“杀手级应用”那样,对传统网络门户产生颠覆性的威胁。中庸者认为,博客网站顶多是对现有门户网站的补充。最好的例子便是MSN网站开通的Myspace服务和雅虎开通的Yahoo 360服务。
 
    任何一个杀手级应用,必须具备两个特点。首先它应该具备颠覆性,正如电子邮件的出现,一改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其次,杀手级应用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引来数以万计的用户,正如Apache已经占据了Web平台近70%的市场份额。与此相对,Web 2.0虽然是一个新事物,但人们却苦于找到哪一类应用或是技术,可以具备Napster或是Apache那样的杀伤力,以至于改写整个互联网的游戏规则。
 
    不需要“Web理想 2.0
 
    互联网上不乏找到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主义者。在他们眼中,Web 2.0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人人互动的思想。问题就在于,互联网当初的泡沫出现,乃至互联网低谷的产生,或多或少的是由于风投者听从了那些理想主义者的召唤。
 
    Barry Dille作为IAC/Interactive Corp公司CEO,在会聚众多Web 2.0支持者的大会上说道:“12个人里面,可能有8、9个人对博客内容感兴趣,但博客所书写出来的东西,永远无法与那些经过多年训练的编辑、记者所创造出来的内容相比。”Barry Dille所在的公司刚刚收购了全球第四大搜索引擎Ask.com。他的这翻话,被看作Web 2.0 Conference会议上最不和谐的声音。
 
    尽管没有人低估博客、Wiki、SNS所蕴涵的力量,尽管人们也知道他们正在会集越来越多网民的参与,但这场Web 2.0到底能够释放多少商业能量,到底可以给商业社会创造多少财富,目前没有人敢去评估。难怪对于Web 2.0这个词汇,国外一些专家直言不讳的说道:“Web 2.0就是一个穴头,它们背后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市场。”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Web 2.0关注大多从两个层面出发。一群对技术敏感的人士,完全是出于对IT技术的痴迷和直觉考虑,他们义无返顾的投身到“抄袭、模仿”之中。无论是RSS浏览器还是博客门户网站,无论是SNS网络社区还是BT软件,这些人大多是利用技术优势做一些功能相近,适合本地化应用的软件开发。很难说这样的努力会一无是处,毕竟QQ的成功验证了“拿来主义”有时候真的可以让一些人先富起来。
 
    另外一些国人,则开始迷恋在Web 2.0的口舌之争上面。他们更希望用中国人的角度给Web 2.0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些网络经济专家、媒体权威学者都在为此而疲劳不休的争论者。激进、中庸、悲观,各种各样的看法充斥在关于Web 2.0讨论的各个领域。面对这样的情形,某网站老总感慨的说道:“中国人可能最善于说,而不善于去做,即便是做也是先去抄别人的,而不会有太多创新融入进来。”
 
    “什么2.0不2.0,全是来圈钱的。”身在所谓Web 2.0公司的市场人员私下里对同行说道。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那些网络创业者已经寂寞许久。今天不乏有想借助互联网进行创业的年轻人,但与2001年之前相比,这样的人少得可怜。甚至一些互联网创业资深人士,也劝告那些想借助Web 2.0热潮创业的年轻人最好冷静下来。
 
   Web 2.0经典词汇
 
   长尾理论
 
    长尾(The Long Tail)一词最初由Chris Anderson发表在2004年的《连线杂志》[1]中,用来描述诸如亚马逊和Netflix之类网站的商业和经济模式。长尾这一术语也在统计学中被使用,通常应用在财产的分布和词汇的使用。“长尾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以前被认为是边缘化的、地下的、独立(艺人?)的产品现在共同占据了一块市场份额,足以可与最畅销的热卖品匹敌”
 
    六度空间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就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 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分割(也叫“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
 
    杀手级应用
 
    对现有应用产生颠覆性挑战,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应来数以万计的用户。目前最为知名的杀手级应用有Napster、BT、Apache等应用软件。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