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Web 2.0乱阵

    IT168 资讯】对于网络狂热份子(Geek,中文称“极客”)来说,Web 2.0是草根一族的革命,他们要掀翻那些在互联网上立足已旧的门户网站。对于那些IT技术精英来讲,Web 2.0只不过是一次技术上的革新。这种革新所要完成的使命,仅仅是回归当初他们对互联网的设想,即人人都有权利自由的沟通。
 
   是谁招惹了Web 2.0
 
    2004年10月5,O'Reilly出版集团召开了一次名位“Web 2.0 Conference”的大会。此后这个一直局限在互联网创业分子和投资人圈子里的词汇,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时隔一年,O’Reilly再次于2005年10月5日召开了第二届“Web 2.0 Conference”大会。与此相对应,中国互联网也告别了以往的平静,关于Web 2.0的探讨越来越多。
 
    正当人们在为Web 2.0的定义争论不休的时候,O’Reilly集团老总Tim O’Reilly于今年9月30日,撰写了一篇“Web 2.0是什么”的文章。Tim O’Reilly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巧妙的迂回开那些对Web 2.0量化的阐述,而是用现实成功的.Com企业来做例子,举例证明Web 2.0的到来,以及它为何能够在今后的.Com世界里占据主导。
 
    Tim O’Reilly眼里,Netscape是Web 1.0时代的公司,而Google是Web 2.0的产物。前者想依靠销售软件产品而统治互联网,而后者虽然生产软件,但销售的确实一种服务。从现实情况来看,Google明显比Netscape成功,Google对微软所产生的威胁也越来越明显。
 
    除此之外,Tim O’Reilly还对Mp3.com与Napster、个人网站与博客网站进行比较,他把前者比做 Web 1.0的产物,而后者则是Web 2.0时代的代表。从表面上看去,无论是Web 1.0还是Web 2.0,他们都希望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Web 2.0的高明之处,就在它能够覆盖更大的受众,而且这种受众是自发的,是可以互动的。
 
   Web 2.0 假草根们伊甸园
 
    方兴东的Bokee.com推出,新浪博客2.0的发布,预示着国内博客市场正在形成。令人遗憾的是,众多国内网民还没有弄清楚博客网站,到底与传统的个人网站有什么区别。甚至当一些网民浏览Bokee.com首页的时候,仍分不清这个网站与那些传统的网络门户网站有什么区别。
 
    与国外相比,中国博客的主要群体仍然是一批打着“草根”外衣,骨子里却是曲高和寡的IT精英。与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不同,博客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展示自己,但对于拥有1亿网民的中国来说,真正接触乃至使用博客技术的用户却少的可怜。面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传统门户网站和新兴的BSP(博客服务供应商)已经开始掐得难解难分。“你是所谓博客门户,我不理睬你,我用我‘儿子’——博客2.0,来同你斗。这就是新浪的策略。”一位在互联网浪迹多年的市场人员说道。
 
    博客正在成为Web 2.0时代的旗舰,他的出现不仅让网民开始互动,同时他所连带出来的很多技术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RSS便是其中一个。RSS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首先被博客网站所采用,随后包括门户网站、商业网站都相继接受了RSS技术。国内市场上也陆续出现了“看天下”、“周博通”等RSS阅读软件。
 
    RSS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他的技术,而是在于他未来存在的形式。当MSN messenger以及Outlook等IM软家和电子邮件软件,通过插件的形式提供浏览RSS内容的时候,人们发现RSS很难成为一个单独存在的软件产品。他未来有可能被整合在IM(即时)软家或是电子邮件之中。
 
    如果说博客是一家之言的话,那Wiki的出现可以说是博采众长。在没有任何商业资金的资助下,全球网民利用Wiki技术,构建出全球最大的资源库“Wikipedia.org”。这个网站对于那些整天需要搜集资料和了解历史的学者、记者等人群来说,意义重大。人们不但可以借助Wikipedia.org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与大家分享。
 
    Wikipedia.org的成功着实是草根主义者们的胜利。Wikipedia.org成功甚至对今天的传媒业产生了影响。任何人都知道新闻是有时效性的,他随着时间的流失价值也会逐渐缩水。Wikipedia.org的出现,却让任何一则新闻有了重生的机会。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对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补充,将一则新闻逐渐转变成一个知识。当然这种由消息到新闻,由新闻到知识的转变需要由后台管理人员来监督,否则Wikipedia.org很容易失控或是变成一个流言飞语的集散地。
 
    受到Wikipedia.org的感染,很多创业型公司也希望借助Wiki的力量来构建商业网站。遗憾的是,他们无法纠集那么多的草根。草根一族不可能无私的为某一个商业团体奉献自己的精力。即便是那些在Wiki上略尝到甜头的创业者,忽然一日发现,他们所做的很多工作,实际上是在为Wikipedia.org添砖加瓦。因为他们的内容很容易被嫁接到Wikipedia.org上,而不具备独立的商业价值。
 
    无论是Blog、Wiki,还是图片网站Flickr,他们之所以能够火爆,都是依托网民的力量。他们能够呼唤起那些网络草根一族,让他们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Web 2.0的起因确实来自于他们,但是Web 2.0并非会因为网络草根而获得足够的利润。
 
   Web 2.0兑现的不是未来
 
    包括Tim O’Reilly在内,很多Web 2.0的鼓吹者都认为互联网的真正互动是要依托Web 2.0来实现。也许从事网络经济的人生活节奏太快,快得让他们没有时间好好回想互联网诞生的历史。在34年前,当第一封电子邮件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借助网络的力量来相互交流。
 
    如果抛开技术不谈,在互联网诞生初期,人们网络上的交流要比现在更为顺畅。当15年前,Tim Berners-Lee发明了WWW之后,互联网产生了质的改变。人们开始学会从网站上获取信息、知识、服务。
 
    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等新兴词汇,正是因为有了WWW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当人们开始习惯了从门户网站阅读信息,当人们习惯了从Joyo或是Amazon上面购买书籍的时候,一些网络“愤青”忽然发现,原本自由、互动的互联网,正逐渐被商业门户网站所控制。
 
    包括博客、Wiki以及P2P在内的各种“新兴”技术,实际上是在实现人们对互联网最初的设想。那些缔造互联网的人们,最初就是希望建立一个分布式的、信息不受任何阻碍流通的网络。
 
来源:《信息系统工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