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突破“业务连续”策略的技术瓶颈

  【IT168 专稿】五年前,美国的“911”惨剧除了造成数千人无辜牺牲外,更令无数金融及商业单位业务瘫痪,接近毁于一旦。据统计,当时华尔街约损失了25亿美元。这次事故也使IT业开始高度关注“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的课题,它成为IT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一。

  但业界不久便发现,这方面的工作是知易行难。严格来讲,企业对“业务连续”能力的要求应该是“不容妥协”的,从技术的角度而言这也可以做到;但企业IT部门在部署“业务连续”策略时,往往只能在应变设备距离、恢复速度及成本三项条件中择其二,这与理想中的“业务恢复”策略相去甚远。

  “业务连续”领域面临一个众所周知的瓶颈,就是企业必须在三个条件中做出取舍:一是数据中心与灾难恢复站点之间的距离,二是从灾难中恢复过来所需的时间,三是用户愿意支出多少成本。企业最多只能选择做好其中两个条件,例如原有系统与应变设备距离越远,恢复速度就越慢;如果需要更快的恢复速度,企业就要作出更大的投入。这三项条件妥协背后的原因也十分复杂:距离会影响备份设备的性能表现、要求性能一致左右了距离的远近,灵活性则支配着一致性,而这些因素都对总成本(TCO)有影响。

  为了突破“业务连续”的技术瓶颈,企业必须在更细致的层面保护数据。它需要能在阵列级别层面保护应用程序及相关数据,而不必考虑存储数据的类型。同时,它必须支持集群,以便能在远距离实现快速业务恢复。

  通过在分立存储阵列提供数据备份及自动化故障切换支持,是使企业的“业务连续”策略在距离、速度及成本方面三全其美的技术方案。例如,Unisys最近推出的《SafeGuard 30m 恢复解决方案》结合了支持业务连续性所需的所有硬件、软件、存储和服务,可在30分钟以内对Intel系统(含32及64位服务器)自动进行故障的应用切换。SafeGuard 30m提供10倍的数据压缩能力和基于政策的复制设定;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它不会影响原有体系结构,并能够跨最远3000英里的距离进行故障切换。

  此外,《SafeGuard 30m 恢复解决方案》为用户节省了测试和集成费用。由于它不使用用户的主站点、远程站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所以不需要购买额外的附属产品,同时也没有隐藏成本。

  2006年被业界人士称之为“灾备年”。据IDC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未来五年的IT外包服务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9.9%,而涉及灾难备份领域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连续性服务和系统管理服务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2.1%,是IT外包服务中增长最快的。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建设业务连续性体系一方面是重要数据保护与公司正常运营的前提,另一方面也是审计和行业协会的要求。随着中国金融业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