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频道

公共缴费:何缓何急?

    【IT168 专稿】近来,笔者经常见到“公共缴费服务系统”的建设消息。一些媒体评论说:几乎所有市民都曾经遇到过这类情况——“在银行营业厅等候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能够按时交上电话费、水费、电费等日常费用”。为了说明缴费系统的重要还列举了银行系统出现故障时市民的焦急心情。

    的确,笔者也曾经提前下班,赶赴银行去缴纳一些已经到期的费用,不过那是在10年之前——还是在大家刚刚以“您电话费交了吗”来替代“您吃了吗”的问候时期。

    然而十年后,市民缴费难与各公共服务单位和代缴费企业收费难,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要是以上述理由提出一个建设“公共缴费服务系统”的方案,笔者不能认同。

    第一,现代社会与信息化初期的情况有所不同,各个运营部门已经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信息化;

    第二,大城市的居民已经陆续进入小区,物业部门已经建立了缴费服务站,就地缴费更为方便。

    第三,电子商务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信用与认证体系等都在规划之中。

    所以,无论是从时间历程、空间分布,还是从未来的数字城市的角度,都有必要从缴费系统的“前世今生”来思考当今与未来。拿银行故障来说明建设必要,更不足为凭。专家们说的“唯有依靠信息技术,规范、引导、协调、整合北京市公共缴费服务行业,深度开发利用社会公共缴费服务资源”是不全面和完整的。

    众所周知,以前的混乱是由于各种服务费用收费日期不统一,收费方式也五花八门,市民可能要重复多次才能够完成缴费手续。如果政府都提出缴费规范——不论何种消费,其收费周期比较统一,就可以为公众节约时间,也不容易遗漏缴费品种。因而“唯有依靠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何况,绝大多数缴费服务目前以居住小区为主体。要是解决了缴费日期统一的问题,居民们就会在下楼买菜、健身、接送老幼的过程中,顺便就地缴费(可能还包括领取报刊等等)。居民们也希望有面对面往来的机会,利用缴费时邻居之间的交流、会面也是一种人性化的方式。

    假定一定要居民稳坐楼上,一定要利用信息网络缴费,所增加的系统建设和终端成本,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负荷还是加在公众身上。

    缴费只是问题之一,另一个问题是“抄表”。实际上最麻烦的“煤、水、气”的抄表都是重复劳动,对于高楼来说往返上下也是服务成本,这才是“集成”的目标。

    要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计数”问题,还有待时日,因为成熟的信息技术成果也并非马上可以普及。因而,缴费联盟不如先从抄表联合开始;与其动员公众,不如先规范经营服务单位。

    众所周知“公共缴费行业服务经验和较为成熟的公共缴费服务环境”依然没有避免差错、恶意收费、欠费的现象。因此,服务中心要负责替居民查询缴费差错、乱收费和长期欠费的问题。只有小区的缴费站与居民一起配合才能实现这种服务。

    一些新建区域,如中关村园区,需要建设一些自助缴费终端,可帮助独自生活居住的白领群体实现漫游缴费。上述缴费联盟在这些方面大有用武之处,却并非处处适。

    总之,要解决缴费的问题必须先分析城市人口的消费特征和流动规律。信息技术只能弥补社区面对面服务的不足。否则,信息化建设规划又将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形成冲撞,而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正是要减少和消除这种传统工业社会的重叠与浪费。

    自然,随着电子商务的建设和推行,缴费在信息化的大战略中,会迎刃而解。那时,社会消费和服务已经成熟,信息技术的成本和可靠性都令人满意,自动缴费将全面推行。

0
相关文章